這對於不重視技術的黃宗羲而言,自然是天邊的星辰,肉眼難見。
黃宗羲更為看重的則是皇家在海外殖民領地上的股份。如今皇家大部分的收益都是南洋公司和澳洲公司提供,美洲公司也漸漸後來居上,輸送大量的真金白銀回來。如果皇帝如此重視海外殖民領,肯定是要影響未來國策的。
“黃先生,我看不懂。”太子恭敬道:“父皇說的民心即我天心。要著眼生民立命之所處。那無非便是衣食住行。然而‘衣’方面,天家只佔了極少部分,還是寶和店自己在天山置辦的棉莊,並非父皇的意思。食嘛,許多皇莊都轉手出去,天家除了在南海子種些糧食蔬果吃用,幾乎沒有旁的農田。這兩樣大頭為何不抓呢?”
黃宗羲也十分奇怪,這樣的產業佈局顯然不利於家族發展。任何一個大家族。肯定要有自己土地,才談得上投資其他浮財。
“這。”黃宗羲覺得有些尷尬,“臣不敢浪對,且容臣回去思索一二,再報與殿下。”
太子頗有些失望,道:“可。”
……
徐梁看著騎著竹馬的二兒子,一直在考慮為何兩個兒子的性情會相差這麼大。或許是因為哥哥已經到了想證明自己的年紀。而弟弟仍舊懵懂無知。
“老二,你想當個什麼樣的皇帝?”徐梁突然開口問道。
此時院子裡只有父子三人,老三隻有六歲,正捧著蘋果啃得開心,根本沒去聽父皇的問題。
老二停下跳動的步子。一張小臉紅撲撲的,道:“皇帝不是隻有父皇和皇兄能當麼?”
“如果。”徐梁道:“如果你能當皇帝,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皇帝。”
“嘿嘿,”老二笑了,“我要當秦始皇那樣的皇帝。”
“那可不是明君的典範。”徐梁也笑了。
“但是明君太辛苦,還不開心。”老二繼續蹦躂起來,邊喘氣道:“像朱慈烺是明君了吧?總是被那幫老傢伙氣。父皇也是明君吧,成日裡忙,什麼都要操心,有些事還要苦口婆心跟人家討價還價。”
徐梁有些意外地看著這個二兒子,平日裡總覺得他有些沒心沒肺臉皮厚,沒想到他也在觀察這個世界。
“秦始皇多好啊,想幹嘛幹嘛。”老二跳到徐梁身邊,咧嘴笑道:“我要是當了皇帝,就跟大臣們說:朕要打突厥,要打泰西,要打西夷,要打全天下,你們去給朕準備好就出發吧!然後我就可以繼續玩,玩著玩著,他們也就把地方給我打下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了皇帝能想吃啥就吃啥不?”老三突然插嘴問道。
徐梁拍了拍老三的頭,盯著老二道:“底下的大臣要是不肯呢?他們偏就不肯打仗,你能逼著他們去麼?”
“那……總有辦法的吧。”老二道:“秦始皇手下的大臣為啥肯呢?所以嘛,肯定有辦法,只是我還不知道罷了。”
“的確是有辦法。”徐梁輕輕地點了點頭,看著二兒子又跳開玩去了。在他心裡,其實已經回答了老二的問題,那就是“盟友”,或者用後世更為精準地說法,應該叫做利益共同體。
商鞅之後的秦國,以武功封賞國人,別說貴族因為征伐六國而享受到了利益,就是普通的秦人也在征戰中提升了自己的社會地位,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環境。這就是最大的利益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