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晚明霸業> 第960章 報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60章 報告 (3 / 4)

王恬自認功利心並不重,但這個機會確實得承白薔薇的情。

——如果能升到少校退役,養老金都能高許多呢。

王恬心中暗道。

徐梁治國四年五月初一,王恬踏進了位於對馬島明軍軍營深處的特別作戰室。

這間作戰室的保密程度之高,就連清潔人員都由大明本土派來的尉官輪值,絕不假他人之手。

在這間作戰室裡,隨時放著火油,一旦有變就要縱火全部焚燬,不留下絲毫線索給人。

王恬從未想到營中竟然還有這種地方,看著掛在四面牆上的各種東瀛地圖不由驚訝。

直到他的目光被桌上東瀛四島的沙盤吸引,才知道大明在東瀛這個彈丸小國身上已經下了不小的力氣。

魏鷹、白薔薇、邵一峰、白枚四人坐在圈椅中,看著臺上的王恬,靜靜聽取報告。

書面報告已經謄抄之後送到了四人手中,但仍舊需要王恬親自講解,對報告中沒有解釋清楚的問題進行問答。

“下官認為,以我師兵力要擊敗東瀛十萬大軍是很正常的。”王恬說道。

關於明軍和東瀛軍的戰鬥力對比,保守認為可以做到一比十。

首先是明軍的火器配比率高。

其次是東瀛還在用火繩槍,擊發率只有明軍燧發槍的三分之一,發射速度也是明軍的三分之一。這表明在日軍一輪齊射的時間裡,明軍已經可以進行三輪齊射了。

考慮到東瀛士兵絕大部分都是臨時組建起來的民兵,所以射速上的優勢將被凸顯得更為直觀。而且他們計程車氣不可能比得上整日操訓接受洗腦的大明士兵。

再加上組織模式、火炮的影響力加成、後勤補給、單兵素質……要擊敗日軍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要佔領整個東瀛恐怕非五十萬大軍,近百年時間不可。”王恬道:“自從幕府釋出一國一城令之後,東瀛各藩只有一座城池,十分容易攻破。但攻破城池之後,進行統治是個難題。加上東瀛的‘一揆’傳統,我軍必須做好應對大規模變亂的準備。

“東瀛的儒學被稱為朱子學,如今還沒有走出寺院,不像高麗具備王化基礎。

“東瀛的武士還有戰國餘性,對‘下克上’絲毫不以為恥。而其民性涼薄,即便我朝厚養之,也未必能改其風俗。

“最後,東瀛四島的產出還不值得五十萬大軍消耗的軍資。”王恬首先列出了對於大明的不利影響。

魏鷹等人早就考慮過這些問題,並且很贊同王恬的分析。如果從駐朝軍方的角度來看,打下東瀛是很吃虧並且冒險的事,能開啟東瀛的貿易就已經足夠了。

“下官建議,仿照聖天子的北伐攻略,將東瀛工作分成四到五個階段來完成,可能更加合適。”王恬掛出了一張大開面的宣紙,上面寫著自己劃定的攻略階段。

“第一階段,在九州、中國等地區聯絡親明反幕的大明,建立據點,開通商路,移駐軍隊,培植我朝在東瀛的先鋒軍。就如我軍目前在對馬藩和長州藩所為,只要進一步將他們綁上我朝的戰車,第一階段的任務就能宣告成功。

“第二階段,利用東瀛幕藩之間的矛盾,重新挑起內亂,將東瀛拖入戰國時代,以便我軍縱橫捭闔,獲取東瀛的金屬、木材,以及人力資源。屆時,我軍當作為參謀提供戰術意見,但作戰主力應該是東瀛人,只有在關鍵戰役中我們才能出手相助。

“第三階段,從高麗和江浙沿海移民東瀛,加快王化速度。下官不知高麗是如何進行的,但在東瀛完全可以採用‘和出漢入’的政策,將東瀛人力移到海西、臺灣、澳洲等地,而以漢人耕植東瀛土地。

“第四階段,需要朝廷文官進行排程。即以糧食和軍火為出口商品,誘使東瀛諸國種植桑樹,養蠶抽絲。尤其是九州島為東瀛南方,氣候與我朝徽浙相近,完全可以嘗試推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