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魏鷹乾笑一聲,“小小彈丸島國,竟然還整日征討來征討去。想來在東瀛打仗還真是一樁簡單的事。”
“別小看東瀛,”白薔薇收起了密報,“據說是徐福所帶五百童男童女與當地夷人的後代,恐怕血脈中還帶著秦俗,故而民風彪悍。”
魏鷹不屑道:“他們能動員多少兵相抗大明天軍?”
“當年蒙元攻打東瀛,東瀛起兵三十萬相抗,不過是虛數。”白薔薇道:“壬辰倭亂,適其久戰之餘,在朝鮮還最少投入了十五萬人。”
魏鷹被白薔薇報出來的數字一噎,道:“當年遼鎮也就只有三四萬人吧?不照樣平了那幫倭寇?”
“可當時是在朝鮮,深得朝鮮百姓之心。”白薔薇道:“我主彼客,此是佔了大便宜。再者,當日不也還有朝鮮二十萬兵相隨麼?”
魏鷹突然覺得有些頭痛,道:“別提朝鮮兵,真不如豬好用!不信你在城裡放十萬頭豬和十萬個朝鮮兵,肯定是豬給敵軍造成的麻煩更大些!”
起碼豬不會給敵人開門,被殺前還要掙扎一番呢!
魏鷹的官號是提督朝鮮軍務總兵官,可從國內分到的新兵少之又少,簡直就像是撿來的孩子。問都督府,督府回答也很絕,說:“不是給你就地徵兵的權力了麼?你看人家,你看人家,怎麼就你廢物……”
人家就地徵兵徵來的都是生女真、鄂倫春、錫伯、蒙古人……這些民族天生就會打仗好不好!
朝鮮人徵來有什麼用?身體弱、跑不動、膽子小,沒法結陣廝殺;腦子笨、語言差、手腳慢,火銃也用不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除了讓他們種地運貨,其他真沒什麼用處了。
魏鷹如今受命負責對日作戰,是真正的作戰!這也是他能否從深坑裡爬出來的最後一次機會,讓他恨不得自己親自去東瀛打探軍情。
但想到自己手下的朝鮮兵,他真是頭痛無語,身心疲憊,深感如此煎熬還不如在遼南修路。
四年三月,京師的冰雪已經消融,大街小巷冒出的盎然春意讓這座古都生機勃勃。
尤世威從大都督府偏門出來,登上了早已等候的四輪馬車。
馬車前方左右各掛了一面紅底金龍旗,也是欽定的國旗,證明此車屬於公車。
車廂後方,有一對如同翼善冠一般折起的“耳朵”,是兩塊官牌:左邊寫著“大明大都督府”,右邊寫著“總參謀部”。
尤世威正要前往武英殿面聖。
雖說現在大都督府與內閣頗有東西並列的味道,但辦公場所卻還是遜了內閣一籌。
車輪轉動的剎那,一個身穿紅色軍裝的身影快跑追了出來,喊道:“且慢一步!”
車伕詫異地回頭張望,不確定是否該停下馬車。
尤世威正好開啟車窗,散去車廂裡過重的熱氣,聽到有人追來,用佩劍輕輕敲打車壁,道:“且停下,看是何事。”
車伕勒住了拉車的兩匹挽馬,剛剛轉起來的車輪重又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