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搶奪
上首位置的宦官,正是破壞了前一段時間的間諜案的宦官。
真名劉一手。
他本事一名微不足道的小火者,後來被吸納入東廠,成了東廠的探員。
大明經濟恢復非常快,一些高檔消費場所,即便是朝中的五六品官員,也得掂量下自己俸祿的承受能力。
反而作為新興的活躍團體,商人之間的顧忌沒有那麼多。
至於外國人,來這裡消費的也非常少,畢竟眼下大明飛速上漲的物價,已經不是他們能夠消費的起的了。
幾乎所有的高檔消費場所,都時常有都察院蹲守,錦衣衛也會這麼玩,東廠幾乎不會來這裡。
劉一手之所以出現在這裡,卻是因為最近有些重新外國宗教的鄉紳開始在一些高檔酒樓招待泰西的傳教士了。
大明開始實施新的宗教管理辦法,外國的傳教士只能在特定的場所傳教,否則會觸犯大明的法律,被抓去遼東服勞役。
同時又因為教會成員必須向社會公開,接受朝廷監督,所以眾多信奉外國教會的鄉紳其實是處於重點監控的。
因為大明的宗教部門沒有這份監控能力,所以這個工作最終歸結東廠。
從大方面來說,也是防止有人洩漏國家機密給外國傳教士。
教堂不夠,有些人又心存忌諱不敢去,信奉外教的鄉紳肯定要為泰西傳教士尋找新的傳教場所,好打擦邊球。
當初在鄉紳家中傳教,打的都是宴飲聚會的幌子,順著這個思路,理所當然就會選擇酒樓。
而且必須是大酒樓。
京師人多虛榮,一聽大酒樓的名頭,就算對耶教毫無好感,也會來坐一坐,感受一下為啥這裡如此之貴。
等人來了之後,發現在座的有一個藍眼睛大鼻子的泰西清客。也不好當即就拂袖離開。
“劉公公,這事情咱們可要報上去?”那正坐的役頭小心問道。
劉一手搖了搖頭,道:“軍中的事自然有五軍都察院管著,咱們撈過界可是要受掛落的。”
此地以典雅、隔音聞名在外,卻不知道暗中另有銅管。
方便都察院、錦衣衛、東廠的人監聽。重點的雅間還有夾牆、頂棚,都是可以藏人監視監聽的地方。
役頭是東廠直接負責偵緝事務的領頭人,下屬番子人數不定。這役頭只負責酒樓的聽記,所以手下只有兩個小役。
劉一手今日是來視察工作的,正巧碰上了總訓導部這群年輕人的聚會。
“這間雅間不是由湯若望定的麼?怎麼來了那麼一幫人?”劉一手拖長了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