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比較錦衣衛和東廠的話,恐怕更多人願意選擇天子親軍的錦衣衛。
王興這招退避三舍之中,還蘊藏著以退為進的意思。
徐梁沒有理由扼殺內部競爭。只要能夠拿出成績說話,無論他們誰贏誰輸,都是大明獲益。
徐梁裝作沒有看透王興的心思,道:“你能如此息事寧人,正是我所樂見。”
王興微微躬身,道:“若是能夠因此彌補累臣之過,臣也安心了。”
徐梁點了點頭。
這所學校因為性質問題,並不能像武備大學那樣明目張膽地喊出“諜報”兩字。在徐梁前世,人們常用“無線電報培訓班”或者“速成班”之類的名字打掩護,而現在肯定是不能用的。
“校名就叫:皇明國安大學吧。”徐梁道:“我過些日子會題寫好校訓送去錦衣衛。”
校訓就是:衛國安民。
“謝陛下。”王興謝道。
徐梁看了看座鐘,客氣地端茶送客。
的確一如屬下們對他的評價,對事嚴厲得乃至嚴苛,對人卻溫柔地乃至於溺愛。
……
建興四年下半年,天下越發安定了,但戰時制度的後遺症卻越來越多地浮現出來。
對人類社會而言,任何制度都像是一種新的病毒。這種“病毒”如果能夠適用。就會成為疫苗,幫助維持更健康的文明狀態。一旦失控,就可能對整個社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歷史上的改革家都可以算是醫生,有些人成功了,比如制定周禮的周公,堅定推廣郡縣制的李斯。也有些人失敗了。結果就是給整個文明留下了或深或淺的疤痕。
徐梁在在無數屬下、臣民眼中戴著層層光環,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斤兩。作為一個在後世勉強巡警,徐梁並沒有偉人們的高瞻遠矚和奇思異想,更沒有毀掉一代人的人生也要付諸實踐的魄力。
他只是個學習者。
所有推行的政策制度就像是有實驗資料的配方,唯一需要的就是根據“體質”控制劑量。
即便如此,社會調整期引發的治安案件,思想變革引起的倫理爭議,後國變時代引起的刑事問題,都牽涉了徐梁大量的精力。在很多時候。徐梁只能作為一個觀察者靜靜看著,似乎什麼事都沒做,但實際上卻是繃緊了精神,緊跟實驗進度。
報紙就是他的顯微鏡,都察院就是他的手術刀。
喜歡晚明霸業請大家收藏:()晚明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