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結束之後,朝臣們紛紛走出朝堂,心裡琢磨著聖人決議後,他們該做的事情。
一旦戰爭的車輪開啟,那麼整個龐大的帝國,就如同一個龐大的機器一樣迅速的運轉,而眼前這些臣子,都是這架機器的操作員。
現在已經不是皇帝一句話,戶部準備好糧草,大都督們準備發兵打仗的年代了。
眼下的大明一旦準備發動戰爭,情報部門就會迅速投入人力和物力去搜集對手清晰,瞭解當地的情況,繪製山川地圖,製作行軍路線。
戶部需要開始準備各種物資,按照軍方給你的軍籍資料,開始挑選兵員。
兵部和工部就必須開始挑選和製作兵器,如今大明發動戰爭,準備的軍用物資那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而軍方則必須忙碌到給各地的老兵發文,讓他們交接工作,準備入伍。
大家心裡都有事情去做,唯獨徐梁反而會閒下來。
他若無其事的打量著眾人,他忽然發現,方書琦的身影變得異常的落寞。
作為整個帝國的大管家,作為大明帝國從未有過的掌權的首輔,他身上承擔的責任和壓力,比誰都大。
徐梁有的時候很生氣,但看著他現在的樣子,反而理解他。
沒有誰比自己更瞭解這個盟友了。
作為從戰火中一起走出來的袍澤,一直在後方默默支援著自己的人,他跟程賢老先生一樣,他比誰都希望自己好。
但是他們承擔的壓力也太大了。
就拿這一次戰爭來講,最為難過的並不是前線的將士,反而是他這名大管家。
因為上訴官員所面對的問題,最後都會匯總到他那裡,讓他去批示。
這意味著他在處理內政的同時,要花費巨大的精力在戰爭上,而且連帶著他最近頗為自傲的內政上,也會陷入停滯甚至退後。
只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才知道民間的百姓有多麼渴望和需要和平。
大明已經打了那麼多年仗了,百姓們的日子過得非常煎熬,如今元氣尚未恢復,國家又要進入戰爭的狀態之中。
這絕對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方書琦有的時候希望皇帝陛下已經滿足於自己的過往,沉迷於昔日的榮耀中,這樣就不會整天想著去打仗了。
有一位視覺寬廣,有著雄心大志的帝王,對於臣子,對於百姓來說,有的時候並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