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越發的強盛,透過各種渠道,鄂爾多斯和烏特拉等蒙古部落已經知道,大明趕走了後金,新的皇帝陛下是個非常英明的聖君。
他的實力跟當初的唐太宗李世民一樣強大,可以壓制四方部族。
而且這位皇帝陛下,對待蠻夷也算是不錯,只要自己願意按照大明的規矩做事,就可以善待他們,像是對待自己的子民一樣對待自己。
可以開放互市,還有專門的官員管理,只需要繳納一定的賦稅,即便是受了氣,也有朝廷給予追回。
這些蒙古人口,很快便被吸納入軍隊和畜牧業,同時還有很多能吃苦耐勞的漢子,進入了礦業和建築業,挖礦,修路,修橋,挖水渠這些活都能幹,收入比當初放羊不知道要強多少。
而他們的牛羊也是大明的硬通貨,可以換取不錯的收益。
現在很多部落都成了女人放牧,漢子去大明打工了。打仗,不存在的,大明那麼強,誰願意去打仗。
尤其是羨慕大明文化的年輕人,不少進入了學堂,學習漢字,說起了漢化。
一股地道的方言,比那些師範院校來的先生都要強。
說來也比較讓人難以理解。
越是頻繁發生戰事的區域,投入敵人的軍隊越沒有心理包袱,像是科爾沁草原,他們就非常不願意加入大明,被大明同化,最多是以俘虜的身份去參加大明的建設。
而跟大明一直打的不可開交的鄂爾多斯等部落,大批年輕人參軍入伍,很多百姓自發的加入了的大明的戶籍,而且接受的速度非常快。
經常操著一口不怎麼流利的胡話,大聲喊著,“有人來欺負我們了,走,去弄他們!”
那些表現優異的蒙古人,甚至可以成為將軍。
拿崇禎朝舉例子,戰功赫赫最後為大明盡忠的滿桂,就是地地道道的蒙古人。
唐朝時期的阿史那真必就是地地道道的突厥人。
“少廢話,這是軍隊搞思想建設用的。快去派人跟先生學習,怎麼使用,起碼不能讓人家一直換盤吧。”參謀長惱火道。
“參謀長,咱們再不打,大軍可就真的直接走到烏梁素海了。”閻東山這邊兒一路升官,卻沒有機會跟跟自己的參謀長徐敬業一樣,打幾場硬仗。
鬼知道聖人是怎麼想的,讓自己當軍團長,結果參謀長交給了徐敬業。
這是對自己這個新手不放心,讓自己交給老前輩帶了。
參謀長嘴裡叼著煙,嫌棄的看了一眼閻東山,他可是花了大心思搞到這麼個參謀長的,可不能讓這個廢物小子壞了自己的好事兒,當下說道:“今年不可能搞事情的,各軍團都不許亂動。想動得明年開春了,所以現在是物資準備階段。”
閻東山頓時分外不甘道:“照我說,聖人有失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