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子時,乾清宮的燈火還亮著。
徐梁自從收復京師之後,改變了官僚團隊的工作效率之後,很少這般通宵達旦的工作了,然而今天卻沒有一丁點睡意。
如今大明總算是整體上恢復了平穩,國家開始向外伸出爪牙,開始蹣跚的向前行進,只要再度過一段時間的平穩發展,國力肯定有一個突飛猛進的飛躍。
然而變革過程中的影響,確實讓人非常頭疼。
人力資源稀缺不僅僅是民間,就連宮中的人力都變得異常緊缺。
在原歷史時空,某位麻臉“聖祖”說明宮中養了十萬宦官,每天都有人餓死。
這種謊言要讓人相信並不容易,事實上明朝宦官加上宮女、女官,總數也不過兩到三萬人。國變之後,宮中服役宦官更是銳減,在光復神京之後一直處於一萬上下。
徐梁登基之後,這一萬的數目都難以維持了。朱慈烺曾建議徐梁廣募火者,但徐梁覺得這樣做對原本就很有壓力的大明人口是雪上加霜。沒有四、五億人口,根本無法保證大明全部國土的有效控制。
拖了又拖,現在終於到了拖不下去的地步。
“今日皇貴妃與我品茶,就是說的宮殿無人清掃的事。竟然有幾處屋舍的屋頂都漏了,久久沒人發現。”皇后小心抱怨著。
“沒人住的殿宇也太多了點,實在不行就推掉改成園子。”徐梁道。
“都是祖宗定下的制式,哪有說推就推的?再說,沒人住也沒空著,裡面堆著好些東西呢。”皇后道。
“現在如何打整的?”徐梁問道。
“沒人住的地方只有從宮外招人進來打掃,每回都弄得如臨大敵似的。”皇后今天在宮中走了大半天,輕輕捶著自己腫脹的腿,道:“請辭的宮人越來越多,這勢頭看上去止不住似的,怕是我家給的工錢少了?”
皇家當然不可能給的少,甚至比其他勳戚人家給的還多些呢。但是在皇宮裡做活的壓力也大,規矩又多,稍有不慎輕則捱打,重則發配流放,如果外面有更好的活計,員工流失也是很正常的事。
現在大明有限地開放了路禁,百姓遷徙比過去三百年都要多。一方面保證了沿途經濟發展,一方面也有效地疏導了人口分佈。帶來的新問題就是窮則思變,百姓的心思越發活泛,不安於現狀了。
“民間的無名白還能招到麼?”皇后問道。無名白泛指,淨身之後,沒有入宮做宦官的人。)
徐梁搖了搖頭,道:“下邊兒回報,說現在寺廟裡的澡堂子都關了不少。無名白都跑山陝打工去了,沒什麼人肯入宮。”
皇后嘆了口氣,道:“別說這些人不肯入宮,入了宮的還要往外跑呢。”
“不用宦官如何?”徐梁道:“三代時候肯定沒有宦官,就是先秦也未見全是宦官。”
“這等離經叛道事臣妾實在說不出口。”皇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