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前提示:本單章為說說鹹魚君本人對於「愚人眾」這個組織的部分看法,與正文劇情無關可以跳過。
——————
別把愚人眾裡的人當成正常人看待,起碼愚人眾裡面不正常的人很多,用正常人的角度會無法理解他們的前後矛盾。
比如艾方索特洛伊·雪奈茨維奇),看對話他似乎很喜歡維摩莊的氛圍以及孩子們甚至聽到蘭拉娜消除孩子不好記憶感到高興),但另一方面他又在執行著愚人眾那邊容易傷害到孩子們的行為比如任務後續那個不願意回去的小女孩)。
但如果不把他當成正常人看待就解釋的通了,他就像進擊的巨人裡的萊納一樣,因為愧疚等心理導致精神分裂出了多個人格,艾方索計程車兵人格在愛護著維摩莊的大家,但是當愚人眾任務出現時艾方索的戰士人格迴歸又去執行傷害維摩莊民眾的愚人眾任務。
所以作者在遊戲裡選擇給了艾方索一個痛快的解脫,因為唯有永恆的寂靜能撫平他的內心。
當然類似的人肯定不少,試想一下在愚人眾中,底線很高有良知的那些人要麼在背叛後被處理,要麼主動送死尋找解脫,要麼只能在瘋狂中掙扎。
在不正常的地方,正常人才是真正的異類。
……
成語一毛不拔都知道,但它的出處以及歷史故事可能瞭解的人就不多了。
古人之,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列子·楊朱篇》
本意大致為:讓別人付出哪怕毫毛大的損失來幫助世界的事情,我不贊成,把天下的財富都用來奉供一個人,我也不贊成。只要)人人都不會損失哪怕一根毫毛的利益、也不去掠奪天下的財富,那麼天下自然會變得和諧安定。
但後世斷章取義節選前半句內容而得一毛不拔,以此形容一個人極度吝嗇小氣。
當然說這個有些偏題,但卻是為了引出下一個更加精確的話題——“殺一人以利天下”。
戰國時期,儒墨法道四家就討論過類似問題且答案驚人一致都不贊成墨家表示自己願意殺自己來利天下的除外),其中道家楊朱引用上文進行論證,最終得出為了救更多人而犧牲少數人的利益只會導致極端——九百九十九人的性命比一千人性命輕,所以可以為了一千人的性命而殺掉另外九百九十九人某衛宮巨俠表示很淦)。
而正是基於上述先賢討論,2018年某乎大佬豆子杜撰了一篇《景王問政於管氏》廣泛流傳於網路之上,其中上半段如下:
景王問政於管氏:“殺一人以利天下,可以嗎?”
管氏說:“不可以。”
景王問:“為什麼呢?”
管氏說:“殺人的應當是法律,不應肆意剝奪任何無辜之人的生命。”
景王問:“殺了他可以挽救一萬個人的性命,也不應該做嗎?他無辜,一萬個人也無辜。一個人的無辜,和一萬個人的無辜,誰重呢?”
管氏說:“一樣重。”
景王笑。
管氏繼續說:“殺戮無辜,有害國法。害國法而不知,卻以為行的是理所當然的事,臣私下裡為國君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