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心了,我不一定種得好……”
燕塵說:“種著玩吧,結了果就吃,光開花就當觀賞植物,沒栽活咱再買了又栽。”
火龍果,又叫哥斯大黎加量天尺。
種植的方法有爬牆種植、搭棚種植、柱式栽培。
一梅立刻帶領人們先栽火龍果果苗。
她在西邊菜地西南角的一隅,決定採用柱式栽培方法。因為這種方法生產成本低、利潤高,也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柱式栽培就是深埋一根木柱,在柱的周圍種植34株哥斯大黎加量天尺苗,使植株沿著立柱向上生長的栽培方式。
每根柱子的距離為1.5米x2米,定植時不能深植,植入淺約3厘米深即可,然後只要保持土壤溼潤就行了。
一梅對混子和老車詳細地講解了怎麼管理火龍果苗。
“苗長到30厘米左右時,需要用布條將苗莖固定,35天澆一次水,2030天內要確保土壤溼潤,成活後,看情況需要再調整澆水次數,等苗莖新芽抽出後37天,這時可以施用農家肥和畜禽糞便。”
“乖乖,這快趕上養個娃了。”混子吐了吐舌頭說。
老車說:“以後得把豬糞和雞糞都攢一塊兒,堆到牆根下備用。”
一梅把火龍果苗的栽培管理方法說明,遞給混子和老車說:“以後這36棵火龍果苗就交給你倆了。”
老車開啟一看,“……整形:採用綁縛和梳理的整形方式,完成樹體成型,苗木上架前,全部抺除主延長枝以外的枝芽,以確保儘快上架,形成有效樹冠……
這個時期應在剛栽植和以後每生長30厘米都要用布條或棉線固定一次……”
“修剪:根據樹體逐漸成型和掛果、營養情況,對營養枝和掛果枝型別進行調節……”
“唉呀,”老車看的入了神,高興地說,“以後俺就好好伺候這些火龍果樹苗了。”
任閒領著另一撥人,浩浩蕩蕩的沿著東西菜地的東、西、南角在挖石榴樹苗坑。
張英和老曾則領著瑞蓮、老李婆、老賈婆、王老婆子幾個在栽石榴樹苗。
栽完了火龍果苗,一梅又在自己門上的小菜地裡,挖了六個樹苗坑。
張學友又在西邊大院子裡的四個角挖了四個苗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