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暗中想尋錯處,沒想到這皇後娘娘比紀遙那家夥還要滴水不漏,一點不合規的地方都找不到。
自從皇後娘娘理政後,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朝政上通下達的效率快了一倍有餘。
哪怕是李丞相這個老狐貍也是心服口服。
幾個月下來,滿朝文武皆是對皇後娘娘贊賞有加。
而民間聽說這件事後最多也就是討論兩句,誰當家做主,對於他們這種底層百姓,並沒有什麼區別。
況且皇後娘娘心善,在民間開的慈寧堂救助了不少人,名聲極好。
皇後娘娘管理朝政,連家中女子的地位都有所提高,不少女人都將昭然視為榜樣和精神支柱。
空間裡的原主也鬆了一口氣。
這些日子昭然一直在教她如何應對朝政,並且分了一部分給自己。
殷詩筠在親自上手後,發現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呀。
都是人寫的字,都是人說的話,怎麼只有男人能看懂,女人就不能碰?
看這些日子的表現,不說其他人,起碼比那個佔著茅坑不拉屎的皇帝好多了。
自己從前受到的教育,可能也不都是全對的。
哪怕不靠父親、丈夫、兒子,自己也能活的很好,做出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來。
……
顧承基也輕松多了,沒有了朝臣日日耳提面命,又開始想著作妖的法子了。
在朝堂上宣佈:“朕決定了,今年的賦稅多加三成,不然這國庫的銀子不夠花。”
紀愛卿再怎麼會省錢,給到自己的也不多。
這節流不行,就開源唄,增加賦稅是最好最快的法子。
李丞相心又顫了顫,這位主好生生的待著不行嗎?
都不指望他處理朝政了,怎麼還有這麼多么蛾子!
無奈還是要勸:“皇上,此事萬萬不可啊,賦稅一事關系民生,突然增加賦稅對百姓來說會生活的更加艱難。”
顧承基不在意:“你打量著蒙我呢?父皇在世時就下達了多次減輕賦稅的旨意,我如今只是恢複三成罷了,不會造成什麼影響的。”
要不是父皇多次減輕賦稅,說不定現在國庫裡會有更多的錢讓自己揮霍。
李丞相勸不住就想去搬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