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孫玉琢馬上就選擇了跟遲晚站在一起,至少駙馬還是大理寺少卿呢。
他想好好退休,就得置穎王於死地,他手裡掌握的那些東西,也該拿出來了。
“殿下,關於白侍郎的彈劾,大理寺皆查明,全部屬實。”
劉闊立即反駁道:“孫玉琢,你胡說。”
穎王終於忍不住走了出來,“孫玉琢,剛剛你為何不說。”
“王上,臣剛剛就想說,可董大人突然出列彈劾駙馬,臣沒有來得及開口。”
也正是董書翰彈劾駙馬,讓孫玉琢看明白了一件事。
穎王肯定完了,接下來長公主殿下還要對付寶安王,原以為是儲君之爭,現在看來,二王都當不上儲君了。
那陛下究竟屬意誰當儲君?難道真的寄希望於皇孫了?
不管怎麼樣,孫玉琢只知道一件事,跟皇帝站在一起的才是贏家。
不管是穎王還是寶安王,皇帝真想除掉他們費些心力就行了,可陛下卻讓長公主殿下主持早朝,看來陛下不擔責的毛病又犯了。
為了能好好退休,他當然得助陛下一臂之力。
朝堂上還有幾個人猜到了這是皇帝想要扳倒二王,要只是奪嫡之爭,他們或許還能摻和摻和,可是如果他們是陛下想要除掉的人,那就不能輕舉妄動了。
緊接著不少官員走了出來,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一聽就知道,他們分別是穎王跟寶安王的人。
“殿下,臣請嚴懲劉闊,並查明劉闊背後是否還有人指使。”這不是明指穎王了嘛。
“殿下,秋水樓之中暗藏玄機,臣聽聞裡面販賣訊息,說不定外族在那裡購買大周的訊息,秋水樓也會賣。”
“殿下,戶部尚書貪贓枉法,還請殿下治罪。”
“殿下,寶安王成立秋水樓,其心可誅,以美色引誘大周官員,從而獲利,罪不可恕。”
“武城雪災,本該賑災,卻讓人屠殺至一座孤城,幕後之人心思太過歹毒。”
“寶安王指使清淺娘子假裝懷有身孕,以此陷害駙馬,定懷有異心。”
說著說著,有些人幹脆不講證據了,一個帽子接一個帽子地往對方身上扣。
走出來的人,不是穎王的,就是寶安王的,其中還是穎王的人更多。
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弄死對方,那自己就成了儲君的唯一人選。
遲晚跟虞九舟對視了一眼,她們對現場的表現很滿意,馬上就要有一個結果了。
緊接著一個紅色官袍的官員走了出來,“殿下,駙馬私通清……”
他還未說完,遲晚就看了他一眼,他立馬閉上了嘴巴。
實在是駙馬太莽了,竟然敢直接把人扔出大殿,他可不想被丟出宣政殿,到時候真是面子裡子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