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已經召見了徐國公,但虞九舟是皇帝,她肯定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完了,再去見他。
只有臣子等皇帝,沒有皇帝遷就臣子時間的道理。
吃飯時,遲晚想起了一件事,“我去打仗帶著的那些坤澤將領,她們的表現都不錯,在軍中也都做了中底層將領,因此我想建一支屬於京營下面的坤澤軍,就叫紅裝軍如何?”
“好。”
她們早就想過讓坤澤入仕,只是直接從士大夫鍋裡搶飯,定會激起強烈的反對。
從軍不一樣,士大夫們可看不上,軍中全聽將領吩咐,虞九舟跟遲晚決定的事,下面的人有意見也得憋著。
況且很多坤澤都是同京營一起訓練的,她們的表現不比乾元差,上了戰場,同樣是靠軍功升職的。
軍中跟朝堂不一樣,強者為尊,不管是乾元還是坤澤,只要你夠厲害就行。
就像夏去一樣,去軍中的第一天,就把營中的人給打服了,不聽話?嘗嘗夏將軍自創三板斧再說。
而想讓坤澤入仕就太難了,如今只能在皇宮司禮監,還不能入朝。
但內閣議事的時候,司禮監的坤澤可以旁聽,名義上是記錄,實際上不讓內閣矇混聖聽。
真要讓大周司禮監擁有明朝司禮監那樣大的權力,一時半會兒恐怕不行 ,不是虞九舟做不到,而是她不想引起士大夫的警惕,發現她有讓坤澤入仕的想法。
遲晚則想到坤澤入仕的開端,“入仕難,做吏卻容易些,大周銀莊剛成立沒多久,正是缺人的時候,許多細致的計算等工作,反倒是坤澤更適合。”
“六部,大理寺,以及各個衙門,地方上,都需要大量的吏,等這些吏立了功,自然而然地能升官。”
這就跟舉人只能做九品小官,一般情況下連縣令都做不了,只能在九品上待到死,由舉人做到高官的很少。
大周銀莊可是皇家的東西,成立時,設立了不少官位,坤澤進入先從吏做起未必不可,銀莊會開到全大周,最後連縣城都會有,需要大量的吏。
由大周銀莊開始,招收大量的坤澤為吏,日後再一步一步地上升。
如今大周有坤澤學校,坤澤能入伍,能做吏,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
再等等,大週上下習慣了坤澤出門後,那便是坤澤入仕的時候。
後面大周還會辦廠,這些廠就是國企,在廠子裡面立功的,同樣能入仕。
再加上學校,學校裡面表現好的老師校長,依然能入仕。
坤澤入仕的通道不斷地增多,以後那些士大夫也攔不住,況且他們也有夫人,坤澤孩子,她們難道不想入仕?
一旦有了工作,經濟獨立,還能掌握權力,她們還會想回到後宅?坤澤就是虞九舟這個坤澤女帝的天然支持者。
這麼說吧,一個女人有自己的事業,她能過得很好,不用再看孃家婆家的臉色,相反,若她們做得夠好,位置坐得夠高,別人是要看她的臉色的。
她們能擁有如今的地位,原因是出了坤澤皇帝,談不上一榮俱榮,但肯定會一損俱損。
坤澤入仕是一件大事,需要細水長流,逐漸影響,並改變大周人的想法。
但想打破這固定幾千年的格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有一點遲晚很清楚,與其在別人的鍋裡搶飯吃,不如做大基本盤。
比如大周銀莊,各大廠房,還可以成立更多的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