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1章 (6 / 7)

帝王的態度很重要,要是虞九舟在朝堂上直接同意高正退休,在很多人看來,是她不想讓高正在繼續做這個首輔了。

挽留,是讓那些想要在高正退休就針對高家的人看看,並不是君王要讓他走,他依然簡在帝心。

虞九舟的挽留,是在讓那些想要報複高正的人知道,也是想讓那些為她做事的人知道,她不會過河拆橋,一輩子的榮華富貴,身後是殊榮她都能給。

前提,不要背叛,也不要踩著她的底線。

禦書房內。

虞九舟看著遲晚扶起了跪下的高正,“給高閣老搬個椅子來。”

高正又要再跪,“臣要撂挑子,陛下還如此厚愛,是臣辜負了陛下。”

“高閣老,現在就我們三人,不必說這些。”遲晚無奈,這人真的是,她扶了好幾回了,可別再跪了。

好不容易給高正按在了椅子上,這才坐到邊上開口。

高正連忙拱手,“王上所言甚是,是陛下跟王上給了臣再一次的機會,變法的成功,臣註定青史留名。”

沒有一個文臣不想青史留名,這跟武將想加官晉爵沒差。

他也很難想,自己這個給皇帝背鍋的首輔,註定釘死在奸臣的類目中,竟然有一天主持了大周的變法。

以後史書上肯定會寫他奸臣,畢竟筆杆子掌握在那些世家手裡,他們不一定會好好寫他這個敵人。

後世之人可能會覺得他,漂零半生,才遇明主,發揮才幹,可能會洗去奸臣的名聲。

誰說得準呢?要是按照現在的教育改革,以後寫史的未必就是世家了。

他的前半生給聖元帝背鍋,確實是個奸臣,沒辦法,想給皇帝背鍋的人可不止他一個,坐上首輔之位,要麼是一個跟皇帝對著幹,掌握絕對“相權”的首輔,要麼絕對順從皇帝。

他在聖元一朝做的事情沒得洗,但自從變法之後,他怎麼也能洗去半個奸字吧。

能做到這一幕,高正的心裡已經很感激虞九舟跟遲晚了,這兩人發揮了他的才幹。

誰能知道,他高正曾經也是一個有抱負的青年,只是歷經了官場上的不公,讓他知道了和光同塵的重要性。

聖元帝是一個什麼樣的君王,就會擁有怎麼樣的朝堂,哪怕朝堂官員各有私心,也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他這一生,由聖元帝提拔,卻是虞九舟,讓他發揮了自己的才幹,叫他知道,一個為國為民的首輔究竟該做些什麼。

史書留名是必然的,是好名還是壞名,就交給後世之人評判吧。

高正露出了真誠的目光,起身再次行禮,“陛下現在需要的不是臣,是一個能穩住變法,同樣給變法注入新鮮血液的人。”

變法遭世家記恨,他已經遭夠了記恨,以後做什麼,如果皇帝不力挺,他很難做成,世家會不停地找他麻煩,以他為突破口取消變法。

接下來他退出歷史的舞臺,讓一個能繼續帶變法走下去的人上位,能很好地淡化世家對變法的敵視。

變法勢不可當,世家需要一個發洩的出口,拉下一個首輔,能平息一下世家對變法的針對。

高正:“變法已成定局,世家需要一個臺階,讓他們安穩下來,順從變法,臣在此刻退休,算是臣為陛下做的最後一件事,也是臣實在累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