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6章 (2 / 7)

在姜維揚回來時,遲晚親自出城迎接,以表對海上貿易的重視,也是為海上貿易力挺。

朝上總有人對下海之事指指點點,甚至說下海是勞民傷財,為大周招惹強敵。

此乃謬論,那些世家本質上還是為了利益,嘴上卻冠冕堂皇,真追根溯源起來,就大周的這些世家出身未必好看,有些人家族能成為世家,一開始是家中男女一起伺候皇帝的,手裡有了權力後,才一代一代的發展成世家了。

怎麼,自己祖上做的事情,到了現在就不承認了?

現在張口勸諫,閉口勸諫,回去後大發雷霆,海上生意,他們怕是不能吃肉了,喝湯也要看皇帝心情。

多糟糕的一件事。

或許有些世家子弟忠君愛國,以百姓之需為己任,但這些人看到了下海給大周帶來的好處後,及時地閉上了嘴巴,還有些在支援下海。

那些用修飾好的語言,以為大周好,為君主為百姓好的腔調,謀取自身利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人們追求利益是普遍現象,追求利益也不是錯,為了利益奔波忙碌,哪裡是錯,問題在於,謀利當正而非邪,有些人為了利益,去偷去搶,這當然是錯的。

世家為了謀取海上利益,不惜養寇,造成了海上倭寇橫行的局面,大周為了抗倭,不知付出了多少,周邊百姓不知死了多少。

為了利益不顧家國,不敬重生命,此類人就是錯。

或許遲晚跟虞九舟暫時無法肅清朝堂上的此種風氣,但總有一天,能讓這些人不敢再在朝堂上大放厥詞。

遲晚站在城門外,不管身後官員心思各異。

終於,一面面旗幟映入眼簾。

旗子上繡有大周,海,姜等字樣,船隊到京了。

姜維揚遠遠就看到了站在城門外的遲晚,一襲紅色蟒袍,站在眾人最前面,屹立如山,格外顯眼。

她一夾馬腹加快了速度,快要到時她才停下,馬還沒有停穩,她人已經下馬,看身形差點兒沒站穩。

但她顧不得什麼,大步走近遲晚,然後單膝跪地行禮,“臣航海總兵官姜維揚,參見王上,王上康安。”

“本王安。”

遲晚伸手去扶她,“走吧,本王帶你去見陛下。”

虞九舟在皇宮也是好等,但天下之大,目前能讓她出城迎接的,唯遲晚一人。

別說出城,天子下階迎臣,對臣子而言都是莫大的榮耀。

非是她們非要遵從,而是身在其位,有些事情得這麼做。

兩人一同上馬往皇宮去,路上遲晚也沒有讓姜維揚講些什麼,反正一會兒見了虞九舟還要再講一遍。

跟遲晚一起來接姜維揚的大臣一臉懵,就這樣?什麼都不說嗎?

他們懵他們的,遲晚不懵就不好,她還著急跟虞九舟一起感受這份喜悅呢。

到了皇宮,遲晚才有空跟姜維揚說話,“姜都指揮使遣人送來的單子本王看過了,不錯。”

單子上詳細說明瞭這次下海所得,總之,姜維揚帶回來了很多東西。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