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有些人若有所思,有些人還在苦苦思索,她高聲道:“近日有官員頻繁上奏,立儲。”
立儲兩個字一出來,所有的官員都繃直了身體,重頭戲來了,就算再無所事事想摸魚的官員,此刻也豎起耳朵聽著,生怕錯過了什麼。
明確儲君的意義重大,至少能減少內耗,鞏固明確正統地位,保證王朝治理的延續性。
遲晚話音落下,就沒有再說什麼,她在等官員上奏。
“啟稟陛下,大周立國以來,立嫡立長,皇女承昭是嫡是長,可為儲君。”
皇女承昭?名字都叫上了,就是不肯喊一聲二皇女。
按理說,晨晨是坤澤,應封公主,歸一跟魚魚是乾元,該是皇女。
能從公主繼位的,放眼歷史長河中,也就一個虞九舟,然而,不是誰都是虞九舟的。
因此,晨晨為大皇女,歸一為二皇女,魚魚是三皇女。
事實上,很多人稱呼晨晨為大殿下,公主殿下也是殿下,很少有人會稱她一聲大皇女,想要以此來區分。
“二殿下乃嫡長,又是先帝所立太孫,理應為儲君。”
沒有人說什麼乾元坤澤的事,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把坤澤算在裡面,他們完全沒有想過,要立晨晨。
這樣一來,立嫡長自然只有歸一。
虞承昭,當年這個名字就是為了讓她繼承皇位起的,虞九舟不甘示弱,給晨晨起了虞昭玥,昭玥二字不比承昭二字輕。
不是遲晚跟虞九舟偏心,正是她們不便宜,才這樣起名。
什麼乾元坤澤,都是她們的孩子,從名字開始,就得有一樣的重量才行,至於皇位,她們沒有非要傳給晨晨的意思,也沒有非要給歸一和魚魚的意思。
三姐妹從小到大的感情很好,對自己的愛好很清楚,目標也很明確,她們三人自動就分了工。
晨晨擅政,歸一擅武,魚魚擅理。
晨晨適合做皇帝,歸一適合做大將軍,魚魚則適合做科學家。
三姐妹都做好了選擇,她們身為母親娘親,自然要全力支援。
朝堂上不少人都是那個理論,或許他們其中有人猜出了她們的想法,知道她們想讓晨晨為儲君。
但是他們就是不提,反正歷朝歷代,也沒有把坤澤給提名儲君的,不都是在乾元裡面選嘛,理所應當的,他們只需要支援嫡長就好。
是聰明的做法 ,可他們都忘記了,虞九舟是坤澤,可能他們根本沒有忘記,只是不想讓坤澤繼續為帝罷了。
遲晚唇角揚起一抹冷笑,這些人的小心思太明顯了。
不重要,大周那麼多官員,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跟她們是一條心的,為國為民能辦事就好。
跟她們一條心的呢,則覺得都是她們的孩子,立誰不是立?他們就不摻和了,反正都是主子的孩子。
還好,遲晚早就透過氣了,自有大儒為晨晨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