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傾抬頭看他,昨天發給他的郵件裡已經囊括了。
程銳回答:“版權費+銷售分成的模式。”他把文件調到了那一頁,給他看了分成的比例以及版權期限。
梁淙明顯不滿:“給設計師的銷售分成怎麼這麼高?”
這一次是周傾回答的,“這個設計師之前跟國際品牌合作的,國內快時尚是第一次。我們的主要目的是藉助他的影響力,提升形象。”
說完她看梁淙眼神依然質疑,她沖著程銳使了個眼色,程銳領會,立即轉換到了設計師介紹。
梁淙看向了ppt上的文字內容,還附了一張照片,是個很年輕的男孩子,旁邊是對方的基本情況介紹。北京人,九零後,和周傾同年生的。
“這麼年輕?”他再次皺眉。
“有靈氣的人,不乏少年成名的。”周傾回答,她不得不懷疑梁淙說這話也對映了自己。年輕又怎麼了呢?
程銳繼續闡述合作細節,坐在下面的兩個人不再說話,最後程銳說已經郵件與設計師取得了聯系,對方有很好的合作意向,這週末他就趕過去見設計團隊,詳談合作細節。
梁淙卻建議,“你親自去談,不要跑第二趟。”這話沒有主語,但明顯是指向了周傾。
以梁淙的經驗,他並不相信只才華二字就能讓一個年輕人站這麼高,背後必然有資本操作。又是這樣重要的合作,溝通不會太順利。
周傾覺得有道理,她是應該自己去,但是又注意到了程銳有些落寞的神情。周傾知道這個專案從她腦子裡出來的那一刻,就是程銳去執行一切。
她作為老闆不好跟員工搶,於是笑了下,“沒必要吧,目前不是溝通很順利嗎?”
梁淙被數次忤逆,露出些許不悅。
周傾看不見,繼續說:“現在年輕人是特立獨行,但也不全是難溝通的。你看這個人跟我年齡差不多,我就很好相處,是不是啊?”
在座的同事紛紛附和,畢竟這是周傾第一次自我吹噓,總得給面子,程銳也鬆了一口氣。
梁淙“啪”一聲闔上筆記本,丟下一句“那隨便你。”
周傾給程銳批了差旅報銷,又對他說了些鼓勵的:“辛苦你啦,等專案做完我給你們部門發紅包。”
週末王姨回老家探親,周傾要把周源帶到公司裡來寫作業,周源不同意,又給徐成陽打電話。
徐成陽對他有求必應,隔天就約姐弟倆去茶山。
周源為這次的野食準備了很多零食,話梅,瓜子,薯片,餅幹……都是他愛吃的垃圾食品。周傾告訴他茶山景區有飯店,周源並不相信。
他坐在車後面戴耳機聽著憂傷的歌,假裝自己經歷了一場驚天動地的離別,眼角都溢位了淚水,但嘴裡還嚼著口香糖。
徐成陽則在認真地開著車,她挺好奇,每次約他出來都有時間,“你不用上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