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這件事並不難。
聞言,謝景喝湯的手一頓,抬起一雙黑淩淩的眸子。
“母親,我能一起去嗎?”
秦九微目光在謝景身上停留片刻。
短暫思索後緩緩點了點頭:“也好,那你就一同前往吧。”
謝景一向是有主意的。
他既然想去,肯定有自己的思量。
她只需要幫助他就是。
隨後,秦九微吩咐小荷去書院一趟,為謝景告一天的假。
早膳剛用過,門口響起了通傳聲。
侍女步入堂中低聲稟報:“鄒大人和鄒小公子來了。”
片刻後,鄒清和走進屋中,身後跟著鄒敬文。
鄒清和一見到秦九微和謝硯禮,便快步上前。
臉上帶著真誠的笑意:“這次真是勞煩你們了。”
“之前就聽聞谷夫子脾氣古怪,外人不易見得,你們卻願意親自帶敬文前往,這份情,我記在心裡了。”
“舅舅客氣了。”謝硯禮淡聲回了一句。
一旁的鄒敬文也乖乖地低頭行了一禮,言辭恭謹:“多謝姑父姑母。”
話畢,幾人又寒暄了幾句,便起程出發了。
馬車在平穩的石板路上緩緩行駛,車內一派靜謐。
謝硯禮和秦九微緊挨著坐,鄒敬文和謝景分坐兩側。
鄒敬文時不時掀起簾子看向窗外,整個人分外激動,幾乎端坐不住。
“敬文?”秦九微出聲喚了一句。
兩人眸光對視,秦九微含笑出聲問道:“你似乎很開心?”
鄒敬文用力點了下頭,聲音裡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
“我一直都很仰慕谷夫子,從小就聽過他的名字,尤其是他論儒道兼修,提倡通融百家之說,實在令人敬佩。”
他抬頭看了看兩人,臉上帶著一抹少年特有的羞澀與憧憬。
“還有他當年在嶺南解難一事……那場旱災,百姓苦不堪言,是谷夫子獻計修渠,引水灌田,才使得許多人免於餓死。我覺得,他不僅學識淵博,更是個真正為民請命的賢者。”
說到這裡,他眼裡閃動著光彩,握著書卷的手略微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