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道醫> 第88章 第88章 峨眉金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8章 第88章 峨眉金飯 (1 / 2)

第88章 第88章 峨眉金飯

九九重陽過後, 眉山下了一場秋雨,更添幾分秋涼。蘇家老宅院中的金菊在秋風秋雨中淩寒而立, 儼然一副不懼秋霜苦寒的堅韌模樣。

蘇序的病也終於在寒冬來臨前痊癒,如今已經哪怕不拄著竹拐,他也能順順當當,平平穩穩地走上數十裡路了。蘇家所有人都鬆了口氣,蘇洵更是立即提筆寫信,將這則喜訊告知遠在衢州任通判的蘇渙。

祖父的病已好全,蘇衡也終於可以帶著那本《王氏博濟方》,動身前往峨眉山拜訪王袞。峨眉山離眉山其實不遠, 就坐落在眉州以南的嘉州境內。車行不到三日, 蘇衡便到了峨眉山下。一主一僕下了驢車便開始登山。

程氏不放心蘇衡,特地派了家中小廝隨他同去,一路照顧。結果, 山行不過六七裡, 反倒是那小廝開始氣喘籲籲,體力不支。蘇衡仍舊面色如常,腳步輕快, 沒有一絲疲態。

“三,三郎君, 呼呼, 您這體力, 怎麼,怎麼這般好,呼呼,您都不累的嗎?”艱難地又爬了十數級石階,終於到了一處相對平坦的小平臺, 那小廝彎腰扶著膝蓋,像風箱似的大喘氣。

“習慣了。”蘇衡淡聲道。他跟著貴生道人遊醫數年,比峨眉山更陡峭難攀的山他登頂過,更何況王袞的住處就在半山腰,在蘇衡看來並不難到達。

抬眼望去,已經能依稀看見王袞山中小屋的輪廓,呈人字坡的茅草頂就掩映在幾竿翠竹後。蘇衡開口道:“就在前面了。”

“是。”小廝緩了緩,咬咬牙跟了上去。

王袞的小屋以茅草作頂,黃土築牆,屋前還用竹籬圍了一個小院子。竹籬前栽了一行秋菊,花色金黃,花莖深紫,隨風搖曳。院子被打掃得很幹淨,角落裡堆了些幹柴,還有一個吊著數條燻肉的竹架子,整體看著簡陋而樸素。幸有一大片翠竹環抱茅屋,為這山間小屋添了幾分清幽雅緻。

推開虛掩的橫門,步入小院,蘇衡帶著小廝還未來得及叫門,貴生道人便與一位瞧著眉目頗為和善的老者有說有笑地推門而出。

“今日晴好,秋高氣爽,正適合去垂釣。咦?乖徒兒,你何時來的?”貴生道人轉頭看見蘇衡,喜道。

“剛到不久。”蘇衡的視線落在貴生道人與手中的釣竿上。

那釣竿竿身用紫竹做成,竿長七八尺,彎針為鈎,上面還安了一個六輻條木製小轉輪,那是繞線輪,魚線穿過線輪前方的過線環,再穿過位於釣竿尖端的另一個繞線環,在釣墜的牽引下自然下垂。

“好精緻的釣車!”蘇家小廝也注意到了兩人手中的釣竿,忍不住脫口由衷贊道。時人習慣把這種帶繞線輪的釣竿稱作釣車。

“好眼光!這竿身可是用豫章竹做的,豫章那邊的竹子竹節長又直,為竿最佳。”貴生道人得意道。

“慎微,這便是你常提起的徒弟,蘇衡?”王袞眼見老友又要開始同人細數這豫章紫竹釣車的妙處,連忙提起另一個話頭,轉移話題。

“王爺爺好,晚輩蘇衡,因讀了您的《博濟方》,特來討教。”蘇衡謙恭地向王袞行了一禮。

“指教卻不敢當。我聽你師父說,你如今的醫術已然大成,連你師傅都不如你咯。真是後生可畏啊。”王袞微微一笑。

“我這徒弟不僅有天賦還肯用功,你這老家夥,就等著被他問到啞口無言吧。看來今日這魚你是釣不成了,你就留在這兒好好教我徒兒,我自個兒垂釣去咯~”貴生道人瀟灑地一擺手,扛著釣車就晃著袖子離開了。

“先進來吧。”王袞早已習慣貴生道人的脾性,笑眯眯地對蘇衡招手。

蘇衡依言入內,與王袞相對而坐。一旁的蘇家小廝特別有眼力見地把自己抱了一路的《王氏博濟方》從布囊中取出,雙手遞給蘇衡。

“王爺爺,我想向您請教一下,您在這本書中輯錄的人參荊芥散,特別提到要用去苗的柴胡,這是何故?”

王袞聞言,贊賞地點頭:“這個嘛,是這樣的,去苗的柴胡呢……”

蘇家小廝侍立一旁,完全聽不懂自家三郎君在與這位老郎中在說些什麼,只是莫名覺得特別深妙,情不自禁地連連點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