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具象 (1 / 5)

具象

為了慶祝大明星出演經典作品改編的武俠電影,姜逾特意在進組前飛到王木嬌所在的城市,與她一同聚餐。

“謝謝你啊,王老師。”

對面的王木嬌還是那副樣子,旁邊坐著一個肉臉蛋的小孩——這是她的第三個女兒。

小孩的大名還得等她的姥姥回國再定,大家調笑地喊著她的小名,“小馬虎”。

“小馬虎”今年三歲,有著七八歲小孩的體格與飯量,圓潤的肉臉蛋上的大眼睛很好看,像一隻邪惡敦實的橘貓,精力旺盛,很討人喜歡。

一路上有不少已贅男人想要沾沾孕氣、蹭蹭喜氣。

小馬虎在過來的路上,發了半天的喜氣,這會兒她也是累到了。

姜逾倒了一杯氣泡水,圓潤不少的臉蛋露出真心實意的笑容。

小馬虎見了,哇哇喊著要吃。

“姐、姐姐、姐!sis,a!”她不會說話,只會喊人。

王木嬌找服務員要了一份焯水的大骨頭與內髒凍幹,讓小馬虎抱著磨牙,算是變相給小馬虎閉了麥。

“她來之前吃過一頓了,小孩吃多了會營養過剩,導致骨縫提前閉合,會長不高的。”王木嬌耐心解釋道。

當初浪蕩不上心的老師儼然成為了好媽媽,姜逾露出半分理解半分唏噓的笑容:“當媽了是這樣,被孩子給……”

話還沒說話,只見王木嬌把小孩往服務員旁邊一推:“請幫我把她帶到遊樂園玩一會兒,等會我家的配子會接她。”

王老師還挺有禮貌的。

在眾人“真是個好媽媽”的眼神下,服務員把啃著內髒凍幹的孩子推離現場。

“媽媽帶孩子,死不了就行。”

“母愛是什麼,意味著沒有危險的時候,媽媽就是最大的危險。”

“小孩:‘姨,我們今天不回去了是嗎?’”

這種發言往往出現在此地媽媽、姨媽帶孩子的影片評論區,畢竟女人心理學是兒童心理學,哪怕是不盡職的母親,大家也得多誇誇女人,這樣她們才會樂意帶孩子。

比如媽媽因為參加音樂會,忘記領走小孩,底下也會有無比寬容的評論:《媽媽不知道啊》《媽也是第一次帶娃》《我們母女都在努力生活》《我都努力生了,你自己得努力活》。

至於姜逾為什麼這麼清楚?

因為從本地音樂節回來的倆人把小馬虎給忘了。

倆人連夜求媒體朋友幫忙找人,結果在一個標題為《這誰家的小孩,把我的狗給遛趴下了,你們快來領回去,我的狗想回家啊啊啊》影片中找到了小馬虎的蹤跡。

旁邊一條斜眼的哈士奇正在翻白眼。

細一看,小馬虎還用手臂箍著狗的嘴筒子,把大骨頭放在哈士奇的鼻子前。

從圖片來看,狗焉了吧唧,已經去了半條命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