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追夢
四)|
張嘉華的提議一出,羅拉又開始有了活力。
這讓張嘉華覺得,羅拉其實早就有過這樣的主意了,但許是怕他們這些小輩不許她那樣奔波所以才一直沒提。
羅拉從臥室裡拿了個本子出來,張嘉華湊過去看,那筆記本上面寫了好些時間點。
羅拉笑著說:“其實我自己也經常推理。”
“哦?”張嘉華好奇地看著她。
羅拉指著上面記載的時間點告訴她,“我是一九三七年的九月到了滬市的,民生和我父親也是九月到了滬市安頓好我們後才離開的。那之後,留在法租界的就只有我和母親,以及民生的父母、當時一直陪著我母親的老僕人秋娘,還有我當時的僕人羅晚棠,這些都是我們當時的家僕。
“到了滬市,雖然當時家裡也請了些別的工人,但我對那些人都還不怎麼熟悉,要找人的話就只能找這幾個熟悉的家僕。”羅拉又指著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的時間點,說,“到了十二月,我參加了一個叫《真實》的新報機構,是向國內外報道日本在華的惡行、反戰反侵略的,那會我還覺得挺驕傲,自己終於也能做些什麼了。”羅拉說著笑了笑,回過神來,笑容又淡了些,“可是,那之後的事情我就不記得了。”
張嘉華逗笑道:“沒想到我們羅拉小姐曾經也這麼厲害。”
羅拉聽著她說的“沒想到”有些鬱悶地苦笑了下,“難道你們曾經都沒有從我這裡或者從你們爺爺那裡聽說過我的事?”
張嘉華聞言一頓,認真地想了想,從小到大,因為爺爺工作的特殊性,以及父親叔伯工作的緣故,他們這些小輩聽得更多的是爺爺的工作成就,關於奶奶的事似乎就知道奶奶曾經是杭城大家族的小姐這麼一回事。
羅拉看著她的沉默也靜了靜,有些遺憾地說:“許是發生了什麼,我放棄了吧……”
張嘉華看著她失落的樣子,打岔道:“總之,我們現在知道的是在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後發生的事你都不知道,嗯……”張嘉華想了下,“一九四七年你嫁給了爺爺,那麼這十年的事就只有曾經和你一起在滬市生活的人才知道了。”
但是羅拉九十四歲了,除非當時和她同齡的人也有她這麼長壽才可能找到知情的人,張嘉華這麼地想著,抬眼卻見羅拉一臉期待地看著她。
羅拉笑著說:“那我們是不是應該去滬市找找?”
“可是——”張嘉華回憶著小時候家族聚會時那些大人們說過的故事,“我記得以前他們說過,我爸爸和叔叔姑姑他們小時候都是在杭城出生,那也就是說,至少是在新中國成立後,你們從滬市回了杭城。”
“我們回過杭城?”
張嘉華點點頭,“嗯,我記得在我爸那有一張照片,是他們三兄妹在杭城家中拍的照片,那可是個大園林呢。”
羅拉聞言點點頭,“那應該是回去了。”不管是在她羅家還是在張家,園林式宅子就是他們家的標誌。
張嘉華接著梳理家族過去的一些重要歷史時間,“然後到了一九五八年,你們去了美國,再之後,爺爺和我爸爸是一九七六年先行回國的,你和姑姑是一九八〇年回國的。”張嘉華說著在筆記本上補充這三個時間點。
寫完後看著這三個時間,忍不住感慨,“奶奶——”張嘉華目光看向羅拉,說,“你們好像很有先見之明哎!”
羅拉不明所以,“什麼?”
張嘉華指著筆記本上的時間,說:“你看,一九三七年,到處打仗的時候能順利遷移到租界去,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後又回了家鄉,一九五八年去了美國,那會我們國家也發生了一些事——”張嘉華看著羅拉茫然的模樣,解釋說,“總之五八年之後國家又有一段比較混亂的經歷,一直到你從美國回來,又好起來。”張嘉華說完笑了下。
羅拉怔然,“那豈不是我每次在國家有難的時候都逃走了?”
張嘉華笑容一滯,“也許你們也沒有預料到呢?只是湊巧。”
羅拉看著那上面的時間,“那也太巧了。”
見羅拉又要陷入難過了,張嘉華攬過她的肩膀,“不管怎麼樣,我們現在至少明確了目的地,如果當時和你一起的人還有在世的,又或者有什麼後人的,我們可以試著去杭城找。”
羅拉笑了笑,望著筆記本上記載的時間,說:“是啊。”
“不過——”張嘉華又提議道,“在那之前,要不要先問問大家關於過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