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已經施了靜音咒在我們身側,但是你叫嚷聲音太大,別人還是會聽到……”
話沒說完,長河道士也被下方的驚人變化所震驚,指著陳平身上的佛光的腦後的光輪驚叫道:“怎、怎麼回事,為何會是這樣?”
.
.
刺殺事件發生時。
禮部貢院,知微堂,數人正集聚一處閒談。
正中一人面容清癯,高冠博帶,一派儒雅氣象。
此人正是儒門長安祭酒,大漢帝國禮部尚書,長安傅家家主,啟陽祭酒傅獻庭遠房族兄傅獻堂。
其他人同是禮部官員,但因所屬派系不同,對很多事情的看法跟傅獻堂並不相同。
眾人歡聲笑語間,有一人起身,對傅獻堂拱手為禮,笑道:“傅大人,說起來有一件喜事我等還未曾向您恭賀過呢。”
“何喜之有?”
雖然傅獻堂明面上故作不解,但是很多人都從他臉上如沐春風的笑容瞧了出來,其實他是心知肚明。
又有一人起身恭賀,“那陳平乃是諸聖欽點革新旗手,如今要來參加會試,而傅大人便是此次會試主考,豈不是要順理成章地成為他的座師,到時候,嘿嘿……”
這人的話沒說完,但是大家也都明白他話中未盡之意。
.
儒門有蒙師、塾師、業師、房師、座師等稱謂,都是表述師生關係的。
但也只有座師,才最受儒生重視。
為什麼這麼說?
座師是當年會試主考,所有參加當年會試而且考中的舉人,都會拜主考為座師。
座師不僅是他們仕途上的敲門磚,還是他們在修行路上的領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