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抹了抹眼淚,吸了吸鼻子,可憐的點點頭,大大的眼睛望著他。
“明明……”
聽到這句話的凰錦瑟轉過身子,拉起他的手:“明明以後我跟鳶華年就是你的親人了,我們會照顧好你的。”
她目光炯炯的望著小小的黎明,一隻手揉了揉他的頭髮,溫柔的蹭了蹭鼻尖,以拉近親切感。
這麼小……欸……
餘光瞥見地上躺著的兩個人,無奈的嘆了口氣。
黎明緊緊的抓住了她的手,哭著笑了起來,揚起圓滾滾的腦袋,清脆的喊道:“孃親!明明會聽話的!明明答應孃親!會好好跟著大哥哥和大姐姐的!娘……親……”
聽到這一聲,在場的人沉重的心情舒緩了許多,他們將黎明的父母安葬在了這所院子裡面,立上了一塊墓碑。
接著他們便帶著黎明往外走著,而走著的黎明卻回頭看了一眼那墓碑,看起來很是深深的不捨。
良久,待他回頭之後,這幾人才伴著月色回了太子府。
從這以後,黎明自從來到了太子府,就接受到了像太子義子般的待遇,那些下人奉命照顧黎明的起居。
起初那些人都對於這個孩子感到訝異,紛紛猜測會不會是太子殿下一夜風流的產物,可是當一見到如月光似的鳶華年,紛紛搖頭。
太子殿下,果真是為國為民,就連平民百姓的孩子都會親力親為的收養。
反而那鳶丞相卻一天天的增加苛捐雜稅,大量徵兵,壓的眾多子民苦不堪言。
由於太子殿下頒佈了草谷山莊已將鳶錦瑟放回來的訊息,很多人都盼望著這場戰爭能夠被制止。
可是日子已經過去了一個星期,卻遲遲沒有一絲停戰的意思。
原來的這種期望漸漸地破滅,那些燃起的心思卻又石頭沉入大海一般。
面對這些叫苦不迭的民眾,一些愛國人士,秀才和一些文人墨客紛紛寫詩諷刺鳶丞相為了一己私慾,致百姓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收到這些訊息的太子府中,鳶華年多日來的擔心,消散了很多。
因為這樣的流言,最是可畏,自己之所以能夠活到現在,就是那鳶丞相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恐怕那臣民們起了謀反之心。
一旦沒有了自己,鳶丞相即使有強大的武力也抵抗不住揭蓋而起的那些各路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