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雲龘根據歷史記載,向大家解釋李白的這段姻緣:宗小姐眼下還不能同李白連理同枝。李白的第一任妻子,應該是上任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直到中年以後,許氏過世,李白才能同宗蕙琴瑟相和,修成正果。如果他倆現在就成了夫妻,豈不改變了歷史,從而斷送了自己一行回家的希望。因此,雲龘自始至終都未加勸解,就是源於這段背景。
但是盡管如此,雲龘還是對浪穹詔的幾個商人有些懷疑:一定是他們那天晚上,對宗蕙說了什麼至關重要的話,或者說提出了致命的要挾?否則宗蕙不會在一往情深的情況下,突然放手,忍痛割愛!究竟是什麼這麼重要,重要到超過女孩最為刻骨銘心的真愛?難道是宗蕙中了傳說中的苗疆蠱毒,但那僅僅是武打小說中的虛構而已,誰見過真的呢?
有了這段插曲,大家委實有點掃興,下午走了幾個景點,也不似先前那樣興趣盎然,走馬觀花似的草草收場,浪穹詔商人的陰影掛在了眾人心上,總覺得有些揮之不去。
經過一晚上的調整,大家情緒好了許多,一大早便僱乘一掛馬車,趕往最具傳奇色彩的偉大軍師諸葛亮“躬耕隴畝”的隆中。
隆中也稱古隆中,距襄陽城西約20裡。“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這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隆中的精彩描述。
古隆中因三國時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諸葛亮在公元197至207年躬耕隱居而聞名。後來劉備攜關羽、張飛“三顧茅廬”,引發《隆中對策》,成就一方霸業,被世人稱為智者搖籃,三分天下的策源地。這裡保留了諸葛亮學習、交友、生活的許多遺跡,例如:隆中書院、諸葛草廬、吟嘯山莊、銅鼓臺、觀星臺、棋盤石等眾多古跡。
眾人驅車剛一踏進隆中地界,只見隆山聳翠,東山亙綿,旗山旋峙,溪水潺流,蔥鬱的田野,波濤起伏,牧童騎牛,悠然渡橋,好一派田園風光,委實是一處隱居的世外桃源。
觸景生情,雲龘忽然想起素有“詩聖”之稱的唐朝大詩人,也就是李白的小弟——杜甫的《七律·蜀相》來:
蜀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首七律,抒發了詩人對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業未遂的感慨。全詩熔情、景、議於一爐,既有對歷史的評說,又有現實的寓託,閱後常令人扼腕抵掌,唏噓不已!
只不過此時的杜甫尚還年幼,沒有出道,他們只是提前誦讀而已,誰讓他們穿越了時空,成了先知的哲人?如果李白沒有遭受失戀之苦,宗小姐也能追隨左右,“詩聖”可以賦詩,那麼老大“詩仙”,必不會自甘人後,屆時定會像他的粉絲杜甫所說的那樣:“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了。
可是,機緣巧合,李白沒有來,要不這個天下第一狂生詩興大發起來,誰又能堵得住他的滔滔之口?屆時,一篇新作問世,豈不又亂了方寸?
哎,穿越就是麻煩!整個破“蝴蝶效應”,一點都不能出大格。不僅自己一行,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還要看住這些個歷史名人,不能讓他們隨性胡來!否則,非得牛背上放馬鞍,亂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