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蟲洞驚魂> 《第二卷》第五十四章:戀花何料縛花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第五十四章:戀花何料縛花叢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華生拿到藥品後,馬上給軍營中隔離的病患服藥。他慶幸僅僅耽誤了兩次服藥,否則時間一長,藥效會受到很大影響。

這一次,華生可不敢大意了。他再也不把裝藥品的布袋放在倉庫裡了,而是直接帶在身邊,既能隨用隨取,又保證了安全。如果真像尚文回來學得那樣,突厥人若在藥品上動了手腳,致使他在毫無察覺中,給患病計程車兵服用,那後果可就嚴重了。且不說被扣的三個女人自由無望,就是他們三人,也是雪上加霜。兩違聖旨的罪名尚還頂在腦袋上,再加個謀害軍兵的罪名,那可就必死無疑了。唐玄宗將他們斬首算是便宜的,搞不好來個五馬分屍,或者“點天燈”啥的,都不奇怪,就是千刀萬剮,也不是不可能。畢竟文明在這個年代,還遠沒有醒來,就是再野蠻些,你能把他咋的?

根據在居骨碌處偶然得到的情報,雲龘一眾返回主營後,馬上將此情況向鄭將軍做了通報。一眾人在鄭將軍的全權委託下,組成清查小組,全面調查每名士兵以及僱員的來路。經過三天的辛苦努力和大量的細致工作,巧妙運用恐嚇和欺詐的審訊手段,終於在營中揪出兩名突厥的奸細,但他們不是正規的軍兵,而是兩名養馬的馬倌。

由於這裡地處邊塞,出關便是沙漠和草原,每行一步,都離不開馬匹。軍營裡五千軍兵,基本每人配備一匹軍馬。如此大量的戰馬,確實需要多名有經驗的馬倌料理。胡人自小就同馬匹打交道,擁有漢人無法比擬的先天條件,在養馬方面,駕輕就熟。因此,軍營裡特意僱傭當地的十名胡人,常年替軍營照顧軍馬。沒想到這裡面,竟然混進兩名奸細,著實讓鄭將軍氣憤不已。幸虧奸細是馬倌,如果是做飯的夥夫,還不得給飯菜中下點藥,將官兵全部毒死呀?吃此一塹,以後一定要嚴把用人關,絕對不能讓突厥奸細再行混入,這可是至關生死的大事!

經過華生兩周時間的精心醫治,軍營中的病患大為好轉。並且,鄭將軍派出的幾撥購置藥材計程車兵,也相繼返回,帶回了大量的藥材,足以應付全營軍兵的用藥。

華生高興異常,抽出幾十名精壯士兵,在他指導下,按部就班地進行制藥工作。這可比他在船上,僅有於薇薇一個勞動力強多了。而且,自己也不用親自動手,揹著手,支支嘴就行了,儼然成了名副其實的藥廠大老闆。

華生想多製作些藥品,帶在身上,隨時備用。畢竟在這落後的年代,可沒地方購買成藥,現做又受到人力、物力的限制。目前軍營中士兵眾多,想抽多少人幹活都可以。若不利用這種優勢,以後再想找這種大規模的作業條件,恐怕很難。趁現在要啥有啥,還不馬上快馬加鞭,大幹特幹,多弄點gdp出來,更待何時?

雲龘和尚文在這段時間裡,無事就到處走走,熟悉一下當地的環境,有時也騎馬到關外遛遛,真正領略了邊關的大漠風情。

這裡的條件實在是十分艱苦,常年都要受到風沙的凜冽之苦,有時候,細小的沙粒鋪天蓋地,不僅將人臉上的水分全部吸走,造成面板皸裂,而且打在臉上火辣辣的疼。

古人尚沒有樹立環保觀念,也不知道植樹造林,阻擋風沙,放任的結果,就是導致這裡的綠洲被沙漠侵蝕得越來越小,草原越來越少,放牧牛羊,都成了問題。而淡水則更是貴如黃油!也難怪胡人總是到漢人這邊劫掠,老天指給他們的地界裡確實貧瘠不堪,種植糧食,都成了一種奢望。一條淡水河還被漢人圈在玉門關內,饞得他們望穿秋水,寢食不安。

但是玉門關內,條件也並非好到哪裡,就是多了點淡水而已,其餘的自然條件,還不是大同小異,各方面的物資供應與中原簡直是天壤之別。邊塞與中原,本身就有自然條件的巨大差異,朝廷上層官員又不深入基層,不瞭解邊關的實際情況。因此,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不太重視邊關的生活補給,導致守關計程車兵忍受不了積年的痛苦,開小差逃跑的事件屢禁不絕。

特別是到了寒冷的冬季,邊塞嚴酷的天氣恨不能把人凍死。戍邊士兵為了保衛中原不被侵犯,忍受著多少非人的折磨,付出了多少鮮血和生命。唐代描寫這方面的詩歌,就有很多,都是實際體驗的真實之作。

此時正在這裡考察的王昌齡,在之後的《塞下曲》中就曾這樣寫道: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作者以細膩的筆觸,貼切的比喻,描寫出塞外的惡劣環境。冷風刺骨,黃沙漫天,多少次徵戰的勝利,都是由累累的白骨奠基而成,這裡面該是一種怎樣的無奈?

晚唐詩人陳陶的《隴西行》,則從思想的深處揭示了殘酷的戰爭給百姓帶來深重的痛苦和災難。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作者運用虛擬和現實的對比手法,勾勒出閨中妻子不知徵人戰死,仍然在夢中與丈夫相見的悲壯畫面,形成震撼心靈的強烈撞擊。

同為邊塞詩人的岑參,則對邊塞的艱苦生活做了形象入微的描寫。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為我們展現出一個漫天風雪、送人回歸的畫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