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骨碌大吃一驚,眼前的幾個蒙面人各個身材魁梧,各執刀劍,一看就是有備而來。居骨碌大吼一聲,揮刀就砍近前的雲龘。雲龘急側身,滑步躲過,擎七星寶刀與居骨碌戰在一起。
這時,旁邊的帳篷裡也沖出五個突厥大漢,各個揮刀攻來。尚文一見,赤霄劍劃出一道冷豔的寒光,當先沖入戰團。八名禦林軍也是各個爭先,迅速將六個突厥人圍在中間。一時間,刀光劍影,殺作一團。
雲龘本來想採取偷襲的手段救人,現在看來不可能了。他們這麼大的動靜,怎能不驚動其它帳篷裡的突厥人。轉瞬之間,鑼聲響起,各個帳篷裡紛紛竄出人來。他們剛想揮刀過來支援,王之渙卻早已催動禦林軍,烏雲般壓過,迅速將各個帳篷分割包圍。如果不是臨行時鄭將軍、李將軍有令,他們早已大開殺戒。
這些突厥人看到數倍於自己兵力的黑衣人,已將他們團團包圍,哪還敢輕舉妄動,只能被乖乖地趕進帳篷裡,鴉雀無聲。這個時候,絕不可輕舉妄動,如果激怒黑衣人,可能立馬引來殺身之禍。這可是他們多少年來用生命換來的教訓,小不忍則亂大謀。
沒有了外部支援,居骨碌及五個親隨馬上土崩瓦解。沒有一會兒,他的五名親隨就全被擊倒生擒。居骨碌倚仗武功高超,還想垂死掙紮。可是在尚文、雲龘兩大高手夾擊下,他倆兒又挾寶劍、寶刀的優勢,只三四個回合,就將居骨碌兵刃斬斷,刀劍雙雙架在居骨碌的脖子之上,將他生擒活捉。
這個時候,兩名禦林士兵也已從旁邊的帳篷裡將王昌齡救出,還好大家來得及時,王昌齡毫發無損。
王昌齡顧不得感謝大家的搭救之情,沖進居骨碌的帳篷,看到倚在門口瑟瑟發抖的香婭,將其摟在懷裡。
原來,居骨碌擒獲王昌齡之後,憤怒異常。一腔褻火無處發洩,全都記在王昌齡的身上,這個膽大包天的家夥,居然敢來部落裡勾引香婭,真是不知死活!
當時的情況,突厥與漢人摩擦不斷。居骨碌作為小部落的首領,自然是不能允許親生女兒犯戒,與漢人有染,特別對方還是來自大唐關中的軍營,這件事如果傳出去,自己在突厥將會無地自容。
因此,居骨碌當時就想把王昌齡剖胸挖心,祭奠薩滿。可是香婭哭鬧著,百般阻攔,一再聲稱:王昌齡對她有救命之恩,不能如此忘恩負義!這才讓居骨碌暫時放棄了立即處決王昌齡的想法。但是居骨碌宣告:明日由神漢設壇佔蔔,來決定王昌齡的生死。如果神意昭示生,則放其回關;昭示死,則立即祭壇。
香婭也是無奈,在這個薩滿之上的社會裡,神意似乎是最高指示,她完全沒有抗爭的餘地,只能聽從命運的安排。
令她欣喜的是:神靈真的顯靈了,天降神兵,救出了她的心上之人。可是,讓她矛盾的是:這些救兵,卻是她父親的對立面,救出心上人的同時,卻要對她父親不利。上天,何以亂點了這段姻緣?讓她喜也不是,悲也不是!
香婭俏目含淚,懇求王昌齡放她父親一馬,保證以後再不同大唐作對。
美人的訴求,怎好拒絕?特別是香婭楚楚可憐的嬌態,簡直把王昌齡的心完全萌化。即便居骨碌曾經那麼強烈的想要他的性命,然而那都是基於兩國的恩怨,跟個人之間無關。何況,他要是真跟香婭有了未來,居骨碌不就是實實在在的老丈人嗎?
想到這裡,王昌齡只好向雲龘、尚文、王之渙求情,請求大家就當沒有抓住過居骨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把這段揭過。
可是三人誰敢做主?居骨碌可是盜竊佛寶的欽犯,又連番定計偷藥,意圖將守關將士全部害死,這樣的罪過,他們哪敢擅自私放。何況還有一百禦林軍在場目睹,訊息怎能掩蓋得了?一旦唐王李隆基知道這事,還不把他們幾個剝皮抽筋了。況且,林紫三人還在李隆基手裡押為人質,雲龘斷不敢開這個口子。還是回營,聽聽鄭將軍和內衛將軍李忠的意見吧。他們是朝廷命官,在這件事上才最有發言權。
香婭見大家不敢放她父親,無論如何也要一同前往玉門關。眾人無奈,只好讓她跟隨,一道返回軍營。王昌齡暗自高興,又能與香婭多待一段時間,眼下,這才是最重要的。即便居骨碌的問題芒刺在手,求求好友鄭將軍也就罷了,平常,鄭將軍可是從未駁過王昌齡的面子。
可是這回,王昌齡失算了。不僅居骨碌沒保下來,還把香婭搭了進去。
內衛將軍李忠虎臉一撂,不容辯駁地堅持要把居骨碌父女倆兒一同押往京城,交由皇帝定奪。他義正辭嚴地提醒大家:私放朝廷欽犯,可是殺頭之罪。如果再給你加上個內外勾結的罪名,豈不要禍滅九族?
王昌齡如雷轟頂,把他們二人交給皇帝處置,那不是把人往虎口裡送嗎?如果香婭也被處斬,他非得把腸子悔青不可!可是現在,李忠的口吻不容更改,事關大唐戒律,誰又敢公開違背聖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