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蟲洞驚魂> 《第三卷》第三章:故園初到奇蹤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卷》第三章:故園初到奇蹤跡 (2 / 2)

為了不至於引起這裡人的過分注意,雲龘擺手示意,讓天上的金雁下來,畢竟騎雕進城可是太打眼了。

金雁揮手一指,讓大雕飛到道旁不遠的一棵高高的樹頂上等著,上兩次進城,她就這樣安排的,將軍的女兒,就是聰明。除了雲龘仍騎在馬上,其它六人都牽著馬步行。

眾人約莫走了一公裡,來到一個牌坊前,牌坊上面三個大字“哈爾濱”非常醒目。眾人剛想向裡走,被牌坊邊守衛的兩個軍人攔住。他倆指著眾人的馬匹說道:“馬匹進城必須配戴糞兜,不能汙染環境。”

嗬!古人都有環保意識了,這也太奇葩了吧!中國改革開放前,都沒有這個意識,這裡卻有!時空真的讓穿越眾給搞亂了。

馬匹沒有糞兜,可是也不能扔在這兒呀?大家之後還得用呢。

兩個軍人看出眾人的難處,從一個大袋子裡拿出三個馬糞兜,說道:“如果你們沒帶,我這裡倒有,一元一個,很便宜的。”

大家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金雁。還別說,金雁帶回的十元錢,真的是派上了用場。

當時大家心裡就嘀咕:憑將軍女兒的玉佩,一定很值錢,可是她就只換回十多斤大米,顯然是虧大了。雖然被人找回十元錢,也是太少了點。現在看來,吃虧並不算很大,三個糞兜只用去三元,說明這裡的物價還是很低的。

給馬匹戴上糞兜的活,只有尚文會弄,其它人只能眼看著。尚文麻利地給馬匹戴上糞兜,眾人才牽著馬信步進城。

現代的哈爾濱是一座非常洋氣的城市,羅馬式、希臘式、拜占庭式、哥特式、巴洛克式建築分佈在城區各處,素有“東方小巴黎”之稱。最重要的是,由於歐陸風情的良久浸染,哈爾濱的美女數量,年年被評為全國第一。哈爾濱總面積5.31萬平方公裡,市轄區面積1平方公裡,轄9個市轄區、7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常住人口1066.5萬人,是中國最著名的旅遊城市之一。

而此時的哈爾濱,雖被這裡人稱為都城,但其實也就是現代的鎮級規模,建築多以二層小樓為主,最起碼不是單打一的平房了。通行的道路,兩橫三縱,像是格尺畫出的一樣筆直,全用的紅磚鋪就,解決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隱憂。各條街道寬敞、整潔,街道的十字路口都立有街牌,外面分別是東直路、南直路、西直路、北直路,裡面是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中間一條縱向大街,居然是哈爾濱聞名中外的中央大街。如果再鋪上青石塊,建個索菲亞教堂,不就是現代哈爾濱中央大街的翻版嗎?

大街上奔跑的交通工具都是馬車,有兩匹馬拉的,也有四匹馬拉的,都是帶著糞兜行走,大街上基本沒有馬的糞便。

最引人注目的是這裡的商業非常發達:商店、飯店、賓館樣樣俱全,正街上還開了郵局和銀行。而且大家還看到了學校、醫院,以及政府大樓,這可是純現代才有的!

最令大家驚奇的是:這裡的公共衛生間每隔一公裡就有一個,怪不得大街的角落沒有便溺,這是古代人絕對做不到的,是文明的又一特徵。有了衛生間,就必然要有給水系統,他們是怎麼解決的呢?大家在松花江邊,居然發現了一個四五層樓高的水樓子,旁邊的一個大風車,不停地轉動,源源不斷地供應著水源,極具想象力。而且全城還具備下水系統,了不得呀!

這些還不算,最令大家大開眼界的是:居然發現了錦衣衛、克格勃和蓋世太保等機構。這都哪兒跟哪兒的組合呀?估計創始者的書讀得少點,如果多了,還不得設上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軍情六處、摩薩德等等呀!那麼這裡,非成特務窩不可!

大家大是疑問:這些個現代社會才有的政府部門和商業機構,怎麼會在這裡被照抄照搬?而且還是“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古今中外大雜燴,虧他能想象出來。

不用說,大家也能想到:哈爾濱的統治者一定也是個穿越分子!那麼,他會是誰呢?感情穿越不止他們這一撥,早就有人捷足先登了,搞亂時空,可並非雲龘等人之過呀!

大家哭笑不得,但願“大天王”是友非敵,否則,該怎麼應對呢?無論如何也是個老鄉,人不親土還親呢。

大家胡思亂想了半天,現實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不讓他們使用金子,他們可是一貧如洗了。吃飯、住宿該怎麼解決?總不能“霸王餐”、“霸王宿”吧,看著街上的三大特務組織就眼暈,誰還敢動歪腦筋,實是不想好好活了。

這回,穿越一眾可是真難著了。從穿越伊始,雖然幾經歷險,但兜裡始終是鼓鼓的,從沒缺過錢。可是現在,他們只有七元錢,吃頓飯都不知夠不夠,晚上的住宿就更是不敢奢望了。

記得《隋唐演義》裡,秦瓊病倒客棧,最後被逼賣馬,稍微解了燃眉之急。可是眼下,馬匹是大家的腳力,大家還需要它載著找山洞呢,絕對是不能出手。身上的東西,又都是現代産品,這裡人肯定不認。就是能認,也不能賣,那可是大家應付緊急情況的必備工具。至於寶刀、寶劍,都是防身的必需品,也不能割捨。想來想去,都覺得沒有可賣之物。

雲龘想到這裡,突然眼睛一亮,怎麼竟然把它忘了,這個時候,正是應該它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