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萬古帝國> 第一百一十八章陳田策(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八章陳田策(二) (2 / 2)

“殿下有所不知,這陳田策,首先陳的是糧食,其次就是陳人心。”董危道出其中最高深的點。

“先生請賜教。”東遠靖康雖然心中對於東遠國施行此策不太放心,可是對於無量國以及他之後征服的領地,他完全可以用此策,為他大肆囤積糧草!更能囤積百姓的愛戴之心!

董危感受到東遠靖康話語中的變化,可見靖王對於他的陳田策是認可和欣賞的,這就不枉費他多年的心血。

“糧食可陳,則人心可陳!何為陳百姓之心呢?殿下且聽我道來。”董危異常認真的說道,因為能不能勸動殿下,此刻的言談就是最為重要的一步。換句話說,殿下納與不納這陳田策,就看他這番話能不能打動靖王。

“吃喝不愁,百姓就會更願意生下多個兒女,從而人口增多。”董危相信這一點殿下可以輕易理解。

東遠靖康對於這點當然同意,以往糧食匱乏,夫妻自己都難以養活,哪顧得上傳宗接代,生下孩子出來也是徒增煩惱憂傷,所以大多家庭都是獨子,並非他們不想,而是實在難以養活啊!

可若是百姓不愁糧食,還有多餘的金銀,那麼他們首先想的就是使人丁新旺。家中兒女也會與日俱增。國內人口必然爆漲!

“人口增多,可是田地就那麼大,而因為耕種而得到的爵位也數量有限。那麼家中多餘的男丁則可以從軍來為自己謀求未來。當然出士也是一條出路,可惜天下的書籍有限,百姓大多沒有可以學習的地方。”董危其實心中很希望日後百姓也可以透過知識來改變自己。

東遠靖康對於這點也深有感觸,看看他麾下的幾員猛將,其中不乏傅可心口中的文盲,所以對他們傳令大多都要口傳,而密函還有假借他人之手,來替他們朗讀一下。

“他日我會給與天下百姓識字的機會,但是能看到什麼樣的書籍,這我並不能保證。”東遠靖康很實誠的說道。

董危很是佩服靖王,書籍不夠百姓閱讀並非問題的本因,而百姓不識字才是一切的根源,字都不認識,書籍擺在他們面前,也是無用之物。

“其實我這陳田策,最希望陳的是人心,是讓百姓因為安樂的生活而感激和愛護他們的國家,那麼他們會非常樂意的讓自己家中的壯丁參兵,保衛他們的國家。到了那個時候,一個國家想不富強都難!”董危憧憬的說道。

“會有那麼一天的。”東遠靖康這句話既是在撫慰董危,更是對自己國家未來的希冀。

“首先用和法令一樣的制度規則讓百姓合理的上交糧食,而我們需要保證地方官員不強取更不多取!這樣才能不影響百姓的正常生活。其次用類似軍功制甚至比軍功制更有吸引力的條令來吸引百姓在他們能力範圍內,多繳納糧食來充沛國庫。接著用國家囤積的糧食來幫助因為災害難以生存的百姓,防患於未然。然後用金錢來富裕百姓,豐實他們的生活。最後讓安樂的百姓自願的為國效力,維護這個給他們幸福生活的國家。”董危又將這陳田策的大概思想講了一遍。

東遠靖康終於理解為什麼這陳田策是“陳”糧,更是“陳”人心的意思了。

“可是人心難測啊。”東遠靖康當然也希望一切像這陳田策理想的狀態發展,到那時東遠國想不強大都難,東遠國的也將前所未有的富足。然而現實人心是殘酷的,這陳田策中一切的一切實在太偏袒百姓了!這似乎並不像是一個國策一切以國家利益為主該有的樣子。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