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縣大隊的人馬,分成了數路。以小隊、班為單位,保護從“人圈”裡解救出來的群眾,返鄉生産,軍民共建。
那兩箱挖出來的銀元,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被救出來的老百姓,身無分文,家無粒米,返回到故鄉老家,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障。靠著這些錢財,八路軍購米放糧,幫百姓們渡過難關。
南宮仕在全隊戰鬥總結大會上,一再表揚霍陰陽。
“老霍的貪心,這回用對了,挖出來銀洋,救了老百姓的命,應該記頭一功。”
霍陰陽洋洋得意,“這是袁小勝的功勞,他牽的羊,我頂多算是拔個橛。”
……
各個已經荒廢了村莊,又升起了炊煙,有了居民。
村裡的青壯年們,踴躍參加民兵,並報名參加八路軍,石玉輝的海北縣大隊,原來只有四五十人,一下子,猛增到二百餘名兵力。
如果不是槍支不足,不敢擴軍過猛,想參軍的青年還源源不斷呢。
南宮仕、石玉輝、姜水生……這些幹部們,抓緊時間搞擴軍、訓練、民眾運動、籌糧籌款……忙得黑天白夜不可開交。
海北縣,掀起了抗日鬥爭的新局面。
霍陰陽駐紮在“殺虎口”,這兩天也是忙得腳不沾地。
除了組建訓練民兵,他還有一個重要任務。
那兩門繳獲的山炮,其中一門,就放在殺虎口,由霍陰陽組建“炮兵”,開展訓練,對這個大家夥,戰士們能夠打響,但是怎麼瞄準,測距、測角之類的知識,這些胸點無墨的戰士們,就撓頭了。
大家反複琢磨,討論,掀起了一場“炮兵”訓練熱潮。
這天,霍陰陽又和大家圍著山炮研究,外面放哨的民兵,跑過來報告:“霍中隊長,村外發現可疑分子。”
霍陰陽有些奇怪,這個荒廢了近一年的村莊,老百姓剛剛搬回來,怎麼就來了可疑分子?
是不是敵人前來偵察?
他問道:“什麼樣的人?”
“兩個鬼頭鬼腦的漢子,說是拾糞的,探頭探腦,往村裡觀察,還向人打聽,村裡有沒有駐部隊。”
“奶奶的,一定是敵人的探子。”
“中隊長,抓起來吧。”
“等一等,”霍陰陽眼珠一轉,心裡起了個主意,“你們別動聲色,我親自過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