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得,象宋翰這樣有才氣,有禮數的年輕人,才是真正的“治世良才”。
“呵呵,承蒙令尊掛念,碧瑤麼,沒什麼,風寒傷食,今天已經好多了。”
何順發帶著宋翰,來到女兒的房間裡。
“碧瑤,宋家小哥看你來了,你們聊聊吧。”
看女兒沒精打採的模樣,何順發又說:“多跟宋家小哥學著點,你看看人家,通達有禮,博學多才,將來一定是有大出息的人,哪象你們姐倆……”
何碧瑤皺皺眉頭,一副倦怠神色,“知道了。”
她並不是因為病情,而是因為……她討厭宋翰。
宋翰的確博學,的確謙恭,就象戲臺上那些“狀元公子”一樣。
但是,何碧瑤就是從心裡排斥。
也說不清為什麼,見了宋翰,她總是不自覺地把他和南宮仕作比較。
南宮仕的粗獷、豪邁、不通文墨……似乎與宋翰正好相反。
可是,他身上的熱情、善良、寬厚、疾惡如仇以及民族正義感,卻是宋翰望塵莫及的。
更重要的是,南宮仕正投身抗日,率領部隊殺敵報國,他就象是一面旗,一團火。
宋翰那些舊式的文采與謙恭,在南宮仕面前,顯得那樣小家子氣,暗淡得不值一提……
“宋哥,您請坐,”何碧瑤不失待客禮數。
“碧瑤,耽誤好長時間的學業了吧,如果精神尚佳,我給你客串一把先生,咱們討論點詩詞學業,如何?”宋翰興致勃勃。
“那……謝謝宋哥。”
兩個人議論了一番功課,何碧瑤說累了,合上了書本。
宋翰笑道:“古雲,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如醯醢,一點不錯,多讀詩書,文化興邦,才是正道,我最瞧不慣我父親他們,總是想著掄槍杆子,打打殺殺……”
他又鼓吹這一套了。何碧瑤不反駁,心裡膩煩。
“昨天,我和父親還吵了幾句,叔叔他們倆,商量著去清水河,布什麼陷阱,去網羅八路軍……反正都是陰謀詭計那一套,我插了兩句嘴……”
“是嗎?”何碧瑤問:“布陷阱?什麼陷阱啊?”
“不清楚,好象……說什麼成立自衛團,建據點什麼的,吸引八路來攻,然後……咳,我對那些不感興趣,對了,他們說搞什麼‘十面埋伏’之計,我對父親說:古人治軍,是講禮法的,君子半渡而不擊……結果我們便吵了起來。”
何碧瑤的心,“忽”地飄了起來。
天啊,宋家要搞陰謀詭計,暗算南宮仕。
宋翰下面說什麼,她幾乎完全沒聽見。
南宮仕正處於危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