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一中高一高二的學生,週六晚和星期天下午及晚上是放假時間。
所以星期六下午的第四節課後活動課,就成了真正的課後活動。
同學們可以在教室自習,可以去球場打球、踢球,略可惜的是,不能離開學校和回宿舍。
張重他們作為新生,對這些規定當然陌生,上課鈴響後都很自覺回到座位。
直到剛上完課的化學老師伍時樞過來宣佈,學生們才反應過來,不禁歡呼雀躍。
趙有慶跳起來,哈哈一笑,摟著張重肩膀,說道,“走,我們去球場。”
前邊的邱鐵軍也是個愛好運動的人,喊道,“一起去,一起去。”
三個人連帶著周勇,一起離開教室。
只是此球場非彼球場。
身高體壯的邱鐵軍要打的是籃球,而張重和趙有慶要找的卻是乒乓球場。
周勇嘛,他兩樣都不會,過來湊熱鬧的。
四人在籃球場前分開,周勇和邱鐵軍留在了那裡,張重兩人繼續往前。
路上,趙有慶笑著問道“重兄,你技術現在怎麼樣?”
有一年沒摸過球拍的張重心虛,猶豫道,“應該還能打一打?”
要說兩人的緣分,除了是初三的同桌,更早還要追溯到初一。
初一那會,恰逢奧運會,張重迷上了乒乓球。
剛好教室在一樓,每次下課鈴響,張重都像牛犢子一樣往操場邊上的乒乓球檯跑,就為了打上一局球。
球檯少,想打的人多,還有上一節是體育課的學生一直霸佔球檯,所以不是每一次都能打上球的。
當時的張重認為每次衝出教室都是一件酷炫的事,所以他樂此不彼,整整堅持了一年。
趙有慶就是在球檯上認識的球友。
等到初二,教室從一樓升到三樓,跑不過一樓的小崽子,張重不得以放棄了課後奔赴球檯的行為。
乒乓球也變成了只有體育課才能打的娛樂。
等到初三,學業繁忙,張重就很少摸乒乓球拍了。
不過,由於初三同桌的原因,趙有慶由球友變成了好友。
兩人對乒乓球都屬於業餘愛好,沒有系統練過,技術水平嘛,張重有一手削球,趙有慶的大力扣球也還湊合。
現在趙有慶冷不丁一問,張重信心更弱,他說道,“要不我們先去看一看?”
一中的室外乒乓球檯位於舞臺旁,有十張,和啟明中學一樣,都是水泥球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