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挺想和它們交朋友的,但可惜它們瞧都不帶瞧他一眼。
就很煩!
不過這些都是穩穩揣裡在兜裡的東西,張重不著急套現。他打算寒假去報個培訓班,先把基本的樂理搞懂。
那個時間段,網文步入正軌,學習也打好了地基,應該能抽出些時間精力來。
9月8日,為迎接教師節,高一1)班收繳了第一次班費,每人15元。
張重陪著張小彤這個班費管理員,大中午在銀行排隊一個小時,才把那1000元存進銀行卡。
週六是教師節,張小彤帶著班幹部,買了些花和賀卡還有小禮物,給老師們送去了節日的祝福。
梁錦輝作為班主任,待遇最好,收到一大束花。
張小彤是班長,忙得腳不沾地,張重本來要被拉壯丁的,不過他贊助了一束花指定送給親愛的數學老師徐莉),最終得以抽身。
後來據趙有慶交代,張重贊助的花,是他親手遞給徐莉老師的。
這廝為了給老師慶祝,連網咖都沒去,也是夠拼的,要是在學習中也能保持這種熱情就好了。
等來到第三個星期,高一1)班頗有些暗潮湧動。
教室第一次出現了非學習類讀物,比如娛樂雜誌和體育報紙。
這些讀物一般都在後排學生中流傳。
上政治課時,張重就瞧見他前排的邱鐵軍在課本上鋪了張《體壇週報》,看得津津有味。
再然後,張重在教室第一次見到網路小說。
不是地球上鋪天蓋地的那種“黃皮經典”。
但從折舊程度看,也不像是從書店裡買的新書。
書的主人叫朱志剛,與張重同在一排,僅相隔一條過道。也是因為靠得很近,張重才發現他看的是網路小說。
課間休息的時候,張重直接找上朱志剛,“志剛,你這本小說哪裡買的?”
“不是買的,是租的。”
“華中希望讀書社?”張重脫口而出。
朱志剛茫然,有“華中希望讀書社”這家店嗎?
沒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