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有慶總能找到奇奇怪怪的證據來證明他的論點。
張重已經懶得和趙有慶在智商這一塊來回扯皮了。
他總不能跟兄弟說你這次月考又是副班長全班墊底,難道你的智商比別人低?
那樣太傷人自尊了!
月考過後,1)班突然捲起一股競賽風。
原來,這一次月考難度大是因為裡面摻雜了部分競賽題。
三月月考除了讓學生更好地認清自己擅長哪些科目,給學生參考之外,還有幫老師挑選競賽苗子的作用。
競賽苗子跟學習成績並不是完全掛鉤的。有些學生基礎紮實,各個學科成績均衡,這種學生考試一般都會名列前茅,但不一定適合競賽。有些學生成績吊車尾,但他有一科成績特別突出,這種學生反而更適合競賽。
月考過後,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這四科老師根據月考成績,再結合過往表現,分別擬了一份名單。
然後在一天晚自習,四個老師根據手上名單,先後來到教室搖人。
張小彤異常牛逼,四份名單都有她的名字,並且還是被老師第一個唸到。
張重也不賴,名字在數學、物理、化學三科名單裡。
當張重被徐莉老師點名,要到辦公室開會時,趙有慶在旁邊羨慕得哈喇子都要流出來了,懊惱道:“早知道如此,考前複習我專攻一科數學好了。”
張重:“……”
這小子現在是越來越沒臉沒皮了,都不知道是跟誰學的。
數學名單有十三個學生。由於人數過多,放在辦公室太擁擠,最後會議是在辦公室走廊舉行的。
徐老師待人溫柔,但涉及自身利益時,說話一點都不含糊,“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是高中所有競賽中含金量最高的,如果你們考慮走競賽方向,那麼數學競賽就是最佳選擇。”
徐莉開篇明義,直指要點,很明確地告訴學生:數學最牛逼,含金量最高,你不選它還能選誰?
除此之外,徐莉還列舉了參加數學競賽的好處:比如獲得金牌且進入國家集訓隊就可以直接保送華夏最高學府;比如獲得省級一等獎就能取得高考加分,最高可加20分;比如成績好的學生可以獲邀參加各種學科營。
優勢和好處講完之後,徐莉介紹了競賽流程:五月份全省預賽,透過後九月份聯賽,十一月份決賽。
徐莉最後總結道:“你們都是有潛質的學生,如果想往競賽方向努力,跟家長商量後,可以找我報名。今天就這樣,散會。張小彤你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