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變相裁撤管理區的方案在張明的堅持下終於出爐了。
正式實施前,張明找幾個家屬也在這次裁撤之列的幹部談了話,他說:“這次我下決心撤掉管理區前,也考慮到了幾位同志的家屬的工作問題。你們放心,我不是那種只顧搞工作不知到關心下屬的冷血動物。我已經聯絡好了幾家企業,她們的工作已基本聯絡好了。等過了這幾天,我再進一步落實。希望大家能夠支援我的工作!回去跟自己的家屬交個底,讓她們不要吵不要鬧!”
幾個幹部感激地說:“張書記,我們一定支援您的工作,支援這項改革。”他們這幾天正在為難,老婆的工作沒了,自己對老婆可不好交代啊!挨罵是肯定的了!聽張明這麼一說,他們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他們覺得張明是個好領導,跟著這樣的領導工作心裡舒坦。
打了一套組合拳之後,羊角鎮的農業稅及提留一下子就降了一百多。即使是這樣,張明也讓汪四海放慢催繳力度。
縣裡幾次來摸進度,羊角鎮都沒有多大的進展。汪四海都捱了幾次批評了。他來找張明訴苦,張明說:“你多挨點批評,老百姓就少一點壓力。你看,如果我們不催得那麼急,老百姓就可以從容地等到把棉花賣了之後上交費用,如果逼急了,他們又要去借債了。這樣,就違背了我們的初衷了。你說是不是?”
汪四海當然只能說是了。
實際上,讓張明這一折騰,他今年的收入減少了一萬多。
以前,為了爭創先進,鎮裡給各管理區和各村都下了指標和期限。為了提前完成任務,各單位都要在費用真正收齊之前,自己想辦法湊足資金墊交。資金從哪裡來?只能去借高利貸。先借了交上去,再找農民多收一點還利息。
這就為一些幹部放貸賺錢提供了機會。把錢借給公家,從中拿取高息,時間短,收益大,安全系數高,這樣的生意誰不做呢?汪四海每年都要放幾十萬出去,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就可獲利近兩萬。
張明對汪軍說:“這次稅費徵收,我們花了很大氣力,在減輕農民負擔上做了許多文章,但是廣大農民不一定都知道這一點,我覺得你作為宣傳委員,在這方面不能無所作為。”
汪軍說:“張書記,我已經著手在準備了!鎮上不是有個宣傳隊嗎?我的意思是讓他們採取不同的形式去宣傳黨的政策,重點宣傳我們鎮的惠農政策,讓大家知道張書記和鎮委一班人為大家做了什麼,讓資料說話,讓大家在與其他鄉鎮的對比中感受到鎮委的一片苦心,讓他們將感激之心轉化為對領導工作的支援,從而主動上交費用。”
張明補充道:“你的思路很好!不過,宣傳隊的成員基本上是我們鎮委的人,自己說自己好,有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嫌疑,同時也沒有說服力。我建議在民間發動幾個,他們說的話更有說服力和號召力。”
汪軍說:“我明白了!我馬上就去做!”
正要走,張明又對他小聲說了幾句,汪軍笑著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