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包括馬一鳴在內的縣委常委手中都收到了一封內容相同的舉報信。
尊敬的領導:
原羊角鎮黨支部書記、現任縣長助理張明,在擔任羊角鎮鎮委書記期間,作風腐化,同時與珊珊製衣公司經理裴珊、圓圓超市總經理袁緣、天龍度假村總經理張惠等女子關系曖昧,影響極壞。此外,他現有轎車兩部,來歷不明。必定是貪汙受賄所得。特此揭發,希望對其嚴厲查處!
為防止打擊報複暫不具名
常委會上,馬一鳴拿出了這封匿名信,讓大家發表看法。
大家都知道張明是馬書記的紅人,在馬書記沒表態的情況下,不好隨便發表觀點。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肯率先發言。
常新宇說:“我看不如叫張明同志來給我們做個說明吧!看他自己對此有沒有一個說法,大家說好不好?”
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如果不能自圓其說,那肯定是有問題;如果能夠自圓其說,那不一定沒問題。再查也不遲!
馬一鳴和常新宇事前已經問過張明瞭,所以做了這樣一個安排。
張明對大家說:“各位領導,下面我就匿名信的問題向大家做個說明。我和信中所提到的三名女士都是純粹的工作關系,可以說是冰清玉潔。至於說我的兩部新車,我坦率地說,是張惠和袁緣兩位總經理借給我用的,本來她們要送給我,但我沒接受。這兩個公司沒有得過我任何好處,沒什麼地方用得著我,我們對這兩個公司的政策與其他公司沒有區別,應該說她們沒有向我行賄的動機和必要。至於我在羊角鎮有沒有貪汙,我想只能用羊角鎮兩年來的賬簿來說話了。我期望組織對匿名信中提到的問題進行一個徹底的調查,還我一個清白!”
張明說完後就離開了會議室。常委們開始了小聲的議論。
羅副書記看今天這個架勢,有點明白馬書記的意圖了。明擺著是要給張明開脫嘛!不然,像這樣的匿名信,要麼可以置之不理,要麼立即組織調查,哪裡用得著讓當事人來給常委們做說明?馬書記既要為張明洗身子,又讓大家不非議自己包庇親信,才上演了剛才這麼一出。
基於這樣的分析,羅副書記說:“剛才聽了張明同志的說明,我個人感覺張明同志是清白的。
我覺得這封匿名信是一封誣告信。大家都是從政多年的老同志了,應該是知道我們政界有這麼一個怪現象,每到有人升官或著某人正在從事一項得罪人的工作的時候,告狀信、匿名信、流言飛語等就漫天飛了!幾乎沒有例外!這幾乎快成了一條定律了。為什麼?無非是忌妒,無非是想打擊報複。我是非常鄙夷這種行為的!也很為那些被誣告的同志鳴不平!”
馬一鳴笑道:“羅書記不愧是個老領導啊!對官場的病態和痼疾瞭然於胸,明察秋毫啊!剛才說的那條定律很有趣也很深刻,我看可以命名為羅氏定律。”
大家都笑了起來。
羅副書記知道自己分析對了,馬書記在內心裡應該要給自己加分了。下級在上級心中的印象是靠累積的。分加多了,從量變到質變,自己就會從上級那裡得到某種好處。
馬書記接著說:“我同意羅副書記的觀點。張明同志現在的情況,把羅氏定律中的兩種情況都佔了,剛剛得到了提拔,又擔負著具體指揮人事改革的重任,可以說已置身於風口浪尖了。嫉妒者有之,報複者有之。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當領導的應該怎麼辦呢?”
等大家思考了片刻之後,馬書記說:“如果我們因此去猜疑我們的幹部,並讓他停下手頭的工作,讓他去面對一些莫須有的指控,那我們就上當了。那就讓親者痛仇者快了。那就會貽誤我們正在全力以赴從事的工作。但是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對這些舉報信要置若罔聞呢?這樣做也容易犯主管臆斷的錯誤,人們會指責我們包庇縱容,官官相衛。怎麼辦?考驗我們的領導水平啊!”
常新宇說:“馬書記,還是你考慮問題全面啊!我覺得張明同志的工作不能停下來,在沒有發現充足的證據之前,我們只能選擇信任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