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二天,江北日報在頭條刊登了三家企業捐贈九千萬給政府的新聞,並對三家企業的老總進行了專訪。
訪談雲中鶴的題目是:民營企業要知道感恩!
訪談秦大為的題目是:企業家要有社會責任感!
訪談郭峰的題目是:吃水不忘挖井人!
張明看到報紙,打電話給宣傳部長陳芬娜,說:“陳部長,宣傳部的反應很迅速,輿論導向很正確,這都是你這位部長的功勞啊!”
陳芬娜說:“張書記,我哪有什麼功勞?要說功勞,你的功勞才是最大的。一上任就解決了一個大家束手無策的問題。說真的,我佩服你!你給我們的震撼很大!”
張明謙虛地說:“主要是企業家們的覺悟高,社會責任感強。我個人只是打了幾個電話而已。”
陳芬娜說:“張書記,你太謙虛了!你的電話含金量高的很啊!”
張明笑道:“以後我幹脆在家裡打電話得了!不過,估計我再打幾個電話,企業就要紛紛破産了!”
陳芬娜被他逗笑了,說:“張書記你還很幽默呢!”
張明壓低聲音說:“陳姐,昨天你在會上對我的提醒,我現在都很感動。我知道,只有你是在真正幫我。“陳芬娜聽張明喊她陳姐,不由感覺到一陣親切。再加上張明感謝她的關心之語,心理上更是覺得與張明近了一層。
她也壓低聲音說:“心裡知道就行了。姐看出來了,你是一個人才,肯定能夠在江北幹出一番事業的。我一定盡全力支援你!不過,其他人都不是省油的燈,你可一定要提防著點。”
讓張明沒有想到的是,三家企業聯手給市政府捐贈九千萬的訊息傳出後,竟然産生了示範效應。
其他企業也紛紛對政府進行了捐助。這也不是說這些企業的老總覺悟突然提高了。他們以為這代表著某種動向,如果自己的企業不捐,說不定今後會在某一個不特定的時候倒黴。即使不倒黴,也不會得到政府的照顧。
不到一個星期,江北市市政府就收到了近一億的捐助。
張明見差不多了,就親手寫了“致全市企業家的一封感謝信”,發表在了《江北日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