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長恨刀> ☆、枕上片時春夢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枕上片時春夢中 (2 / 5)

阿笙瞥一眼羅成:“傳志和箏兒還在他手上。”

羅成冷哼一聲:“該不是你怕他?”

阿笙並不答話,看向王雅君。王雅君雙眸一眯,從容不迫地把玩起手中摺扇,指指另一桌的儲忠義:“實不相瞞,在下給方少爺和秦姑娘吃了點東西,只有這位儲先生曉得怎樣解。”

阿笙道:“師叔的毒,便可解。”

王雅君笑道:“秦公子大可一試。”

阿笙手腕一倒收回竹杖,問:“你要我們做什麼。”羅成見狀輕啐一口,也訕訕然收回彎刀,悶聲吃菜,將花生米嚼得咔咔作響。

王雅君贊道:“識時務者為俊傑,秦少俠端的聰明。實不相瞞,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下所圖,不過是方少爺身上那份天下至寶。寶藏一旦到手,解藥定雙手奉上。”

他尚未說完,羅成便拍桌罵道:“你好大的胃口,也不怕撐死!”

王雅君悠然一笑,給他斟酒:“羅公子當初同方少爺結拜,所圖是何?切莫說閣下那時還不曉得有這樣的寶物。”

羅成剜他一眼,掏掏耳朵:“那也不如你,還他媽想全要,羅某既是傳志的義兄,自然要給弟弟留點娶媳婦生娃娃的錢。”

傳志看他兩人唇槍舌劍分起那份他從未見過的寶藏來,不由嘆息一聲,低頭望著他與阿笙相握的手,心道:我既不娶媳婦,也不要生娃娃,我想要的只有這一件事。他想得出神,忽聽阿笙問:“那是你方家的藏寶圖,你覺得劃算?”

傳志一愣,望著眼前這人。他有些瘦了,臉頰比從前更有輪廓,臉色也不怎紅潤,想是傷勢未愈;眼睛倒和平日一樣,亮閃閃的,又平靜淡然,好像什麼都不會讓那裡起波瀾。傳志微微一笑:“要是真有什麼藏寶圖,你想要,咱們就誰也不給,你想給別人多少,便給別人多少。我也不知道那有多少錢,在我心裡,卻都不如你。”他自幼在山中長大,對錢財的好處一無所知,不曉得富可敵國的寶藏有何用處,甚至一想到正是這“天下至寶”害得他家破人亡,還有些憎惡,是以說出這樣的話來。

他大大方方表露心跡,也不曾壓低了聲音,周圍眾人都聽得一清二楚。清寧怔怔望著他二人,苦笑著垂下眼睛,默然不語。清歡拉起妹妹的手正想罵他一句,卻聽肩頭的姑娘輕聲道:“哼,不知廉恥。”

莫說旁人,便是阿笙也不由移開目光,燒紅了耳朵。這人向來是這樣的性子,阿笙蹙起眉深覺無奈,只得由他去了,撐著一張發紅的臉,對王雅君冷聲道:“天下至寶人人覬覦,若我們拿到了,你以解藥來換;若給別人搶去了,又怎麼說?”

王雅君笑道:“秦少俠聰明伶俐,武藝高強,豈會給別人搶去?”

阿笙抬眼與他對視片刻,方道:“君子一言。”

“駟馬難追。”手中摺扇“啪”得一聲開啟,王雅君勾起唇角,眸中已是志在必得之色。

如此說定,羅成、阿笙兩人隨同王雅君一行上路。

一頓飯的功夫便吃了個大虧,羅成神色鬱郁萎靡不振,歪在馬背上跟在眾人後頭。傳志與阿笙同坐一輛馬車,原本想喚秦箏過來,那丫頭卻憋紅了一張臉,沒頭沒腦叫一聲“哥”,便同鄭家兄妹坐到一處了。先前破廟中所發生的事,傳志與鄭家兄妹心照不宣地絕口不提,阿笙瞧他三人神態有異,直到馬車啟程與傳志獨處時,才問他發生了何事。傳志面露窘迫,轉問他是如何從山下逃生的,又講起那日怎樣遇到狄松、他們怎樣去山中尋人,起初尚有顧左右而言他的意味,末了便後怕不已,死死握著阿笙雙手喃喃道:“便是知道你還活著,我也生怕往後再見不到你了。真好,真好。”

眼見他眼眶又開始紅了,阿笙輕嘆一聲,冷道:“幾日不見,你倒成了個水做的人,比箏兒還像個姑娘家的。”他嘴上如此,卻向傳志又坐近了些,兩人緊緊挨在一處。

傳志赧顏,低頭瞧著兩人相扣的十指,不自覺輕輕笑了,安靜下來。阿笙瞧在眼中,只覺胸口又暖又疼,過了好半晌,才低聲道:“山谷底下,是一條小溪。我同羅大哥滾下山,等我醒來時,我們就躺在這條溪裡。溪水很涼,讓人清醒不少,我當時便想,一定要活下來。我既答應過陪你報仇,定不會食言,我知道你的心思同我一樣,是以從未擔心過再不能相見——莫非你不是同樣的心思?還是你覺得我本事不濟,會把性命丟在荒郊野嶺?”他眉頭一挑,忽詰問道。

“我,我豈會——”聽他又要生氣,傳志趕忙抬頭解釋,迎上他的眼睛,才發覺這人分明在笑,想是故意拿他開心,只得嘆道,“總歸是回來便好。”

阿笙不必多說,傳志便懂他的心思,縱是被捉弄了也從不生氣,阿笙愛極了他這副無可奈何的模樣,禁不住在他嘴上輕輕一啄,又趕忙轉了話頭:“許是覺得我們一定會死,那些人也不曾到山下來找。我兩人醒來時已近傍晚。”那日他身上多處外傷,失血過多,又在水中浸了許久,高燒不退,冷得不住發抖,若非有青石山真氣護體,心中還想著定要活下來,恐怕當真要殞命於此,這卻不好同傳志講,只是輕描淡寫略略而過。羅成傷勢稍輕一些,勉力支撐著將他拖到岸邊,從懷裡摸出一枚焰火放了出去。過了一兩個時辰,有七八個持火把的勁裝漢子尋進谷中,將兩人就此救出。

傳志奇道:“羅大哥還有這樣的朋友?”

阿笙道:“渡江前在客棧時,他便經常出去,想是同這些朋友有所來往。興許早在我們相遇之時他已知曉你的身份,才故意同你結拜,他的朋友便一路暗中跟蹤。如今也是一樣,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姓王的恐怕不知。”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