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邢捕頭追憶往事的時候眼神悠遠,連擺在眼前的美酒都忘了入口,他破獲過多起案子,唯有這一件是他難以忘懷的,不知道是因為情節惡劣,還是因為故事悲愴,說起來總有些傷感。
聞歌很好的做了一次聆聽者,這個故事說明瞭一個道理,每一個窮兇極惡的背後都隱藏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悲傷故事,他還是願意相信人性本善的。
或許就是從這一刻開始,邢捕頭對聞歌真正開啟了心扉,會主動教導一些東西,也會半夜把人挖起來帶到停屍房教他怎麼驗屍,屍體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很多細枝末節能夠體現出很多東西,有些會成為關鍵線索。
對於死人聞歌不是很陌生,不過這麼近距離觀察倒是頗為新鮮,靜靜的聽著邢捕頭講解,不時提問兩句,更多的時候是認真思考。
邢捕頭不得不承認他的徒弟是有天賦的,腦袋異常靈光,舉一反三的能力不容小覷,甚至很多時候會提出不少奇思妙想,就連豐富閱歷的他都拍手稱奇,實則師徒二人是互相學習,彼此分享心得體會,到後來,說二人是忘年交也不為過。
處理好了師徒關系,聞歌算是鬆了口氣,可是和秦夫子的關系依舊緊張。每個月他都是重點考教物件,這讓他想起了大學時期每次考試之前的狀態,發揮了現代人特有的瞬時記憶長處,每個月初的前一天晚上都是突擊時刻,點燈熬油玩命兒背書。
夫子曾言:“背書貴在理解,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什麼都不懂揹來何用?”這句話讓聞歌一度心虛,文言文這種東西他已經太久沒有接觸過了,真要說理解其精髓,大概百分之二十都沒有,雖然每次都險險過關,但總覺得夫子每次講大道理的時候都是針對他,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做賊心虛吧,不自覺的就要對號入座。
明陽城的氛圍一點也沒受到京城動蕩的影響,現在的皇帝叫什麼名字大夥兒都不曉得,似乎也不怎麼關心,地處偏遠也不是沒有好處,安樂的日子更久一些。
聞歌覺得他雖然現如今住在了城裡,可是外面的事情仍舊知之甚少,訊息傳遞的速度特別慢,讓他覺得這座城是不是與世隔絕了。
明陽不是什麼軍事重地,也沒有開放什麼通商口岸,不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沒有商人看重的利益,所以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百姓們很容易知足,只求太平,各自相安無事,日子很好過的。
兩年的時間,楊振受到了百姓的愛戴,威信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聞歌對此看在眼裡。縱然眼裡是一片和平景象,可是聞歌並沒有覺得樂觀,這個狀態更像是溫水煮青蛙,會一直這樣持續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