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二章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依你之見,丹國與趙國互市九年有餘,最需注意的是什麼?」

林承彥不假思索地道:「自然是貨幣,我國流通的銅幣製造精良,幣值穩定,而我國又一直與相鄰諸國都保持著穩定的互市關系,銅幣在鄰國皆可兌換貨物,一貫之數,可以易番禍百貫之物。相鄰諸國皆在大肆囤積銅幣,眼下銅幣外洩嚴重,朝廷早晚要下禁令,可若是以物易物,未免太繁累。」

張憲不妨林承彥竟思索的這般遠,前些日子太子幕僚賈先生也與他說起銅幣之事,他和太子深以為然,準備近些日子便就此事擬一份章程呈到禦案前。

而林承彥不過是國子監的學生,年紀比他尚小三、四歲,竟就有這等眼見。

張憲微微側首看了一眼身旁這個與他並肩,正蹙著眉的小郎君。他不禁想到了當年伯仲難分的林老相公與範堯臣,日後殿下登基,林承彥與他或許亦如此。

不一會兒,二人便到了孫家茶樓門前,孫掌櫃見到張憲,忙出來迎接,笑道:「張家衙內,樓上請,已經清掃,十分雅靜。」

林承彥看樓梯口有兩個小廝專門攔著要上去的人,不由對著張憲笑道:「子瞻兄這回大手筆!」竟是包了一層樓。

張憲道:「慕俞弟,請先行!」

二人坐定,孫掌櫃親自端了茶上來,放下,然後帶上了門。

林承彥端起茶碗,輕輕往外劃撥著碗蓋,道:「子瞻兄,明說吧!」

張憲也沒準備賣關子,壓低聲音道:「你知道此次丹國來使的用意嗎?」

「你是說結親?還是降低互市的關稅?」

張憲緩聲道:「尋耶律家遺留在趙國的血脈!」

林承彥心口忽地漏了一拍,「這和阿言有關系?」頓了一瞬,林承彥道:「即便有關系又如何,眼下丹國與趙國互通有無,澶州之盟已簽了九年多!」

張憲抬眼望著林承彥一字一字地道:「可如果阿言的存在足以證明當年杜家通敵叛國呢?」

「怎麼可能,杜呈硯一直是丹國與趙國戰時的猛將,濉城之戰,澶州一役,楊家雖居首功,可是杜呈硯在青史上也足以留下流光溢彩的一筆。」林承彥一雙清亮的眼直直地看著張憲,試圖證明杜呈硯的清白。

可是他心底隱隱知道,張憲要與他說的,定是完全能夠蓋過杜呈硯以往的這些功勳。

「濉城之戰前夕,高陽關一役,楊老將軍向並、代兩州都部署康榮保求援,康榮保當時感楊家世代忠義,率兵萬眾死抗丹寇,奮戰之死,地上砂礫,經人馬踐踏,徒深二尺,我軍死傷泰半,丹寇也損傷大半,其中包括丹國小王子。」

張憲說到這裡頓了一頓,深呼吸了一口氣,輕聲道:「你知道這位丹國小王子的結局嗎?他被杜呈硯送回了廬州將養。」

張憲的聲音十分澀重,亦如踩在冬日結冰的湖面上,腳下的冰要碎不碎,要裂未裂,只等著「噗通」一聲,冰面上猛然紮出一個冰窟窿。

張憲又問:「你知道阿言的娘親活著時受欺壓、折辱多年,為何不願意前往京城尋找杜呈硯?」張憲素來清淡的一雙桃花眼,此時流露出些許寒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