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該起個什麼名字呢?繡瑜回憶起她朋友們家的貓,有隻黑白花的叫“如花”,不行,在古代這個名字太像某不正當行業從業者了。有隻總是一臉嚴肅的叫“獅子王”,可惜這裡沒有一部同名迪士尼動畫片,get不到這名字的萌點。有隻高冷得一逼的叫“萬歲”,額……算了吧,她還想多活兩年。
繡瑜摸著貓後頸軟軟的皮,看著貓咪身上一半黑一半白的毛,突然生出一點惡趣味:“就叫你奧利奧了。”
“奧利奧?”底下三張懵逼臉,繡瑜心滿意足地進屋吃飯了:“給奧利奧洗個澡,小心點別著涼了。”
吃完飯,繡瑜就張羅著要親手給奧利奧縫個貓窩。以前閨蜜們都是淘寶買的,現在她繼承了原身的手藝,可以自己動手給主子做窩,多麼有成就感啊。
正逢年下要做衣服,內務府送了大量的布匹綢緞皮毛來,繡瑜讓竹月取了來,擺了一桌子,她帶著三人在一旁挑挑撿撿。竹月和小桂子才十五歲,正是好玩的年紀,一聽要給貓做窩,就跟擺家家酒似的商量了起來,一個說松江布結實耐磨,一個說春綢鮮亮好看。一個要墊棉花,一個要墊羊皮。
繡瑜笑眯眯地坐在一邊吃著禦膳房做的龍須酥,全當飯後節目。春喜哭笑不得地呵斥:“越說越離譜了!還要用妝花做貓的衣裳,一共才兩匹妝緞,還是皇後娘娘賞的。小主做了兩件還沒上身呢,倒先給貓穿了!”
屋裡碳火燒得暖融融的,鋪著米色大紅萬字不斷頭花樣的地毯,繡瑜一身家常的杏色紅梅旗裝,頭上的玳瑁杏花花鈿垂下一排珊瑚流蘇,正笑呵呵地看小桂子耍寶。衣領上鑲著的雪白的風毛更襯得她肌膚勝雪,宜笑宜嗔。
康熙在門口站了一會,看著他們主僕四個其樂融融,他不讓梁九功通報,直接大步走到繡瑜身後:“在做什麼呢?這樣高興。”
“皇上萬安。”屋裡眾人忙打千的打千,行禮的行禮。
“免了,你們都下去。”康熙揮退了眾人,盤腿在炕上坐了,從梁九功手裡接過一疊藍布包著的書:“朕許給你的東西。真是個糊塗的,朕事多混忘了,你也忘了?”
繡瑜笑著捧上茶盅:“馬上就是年下,萬歲爺前朝事多,奴婢哪好意思拿這點小事去打擾您。”
“看看吧。”
繡瑜解開外面包著的布,露出幾本藍色封皮的線裝書,那紙張粗糙得很,穿紙的線也不過是尋常的麻線而已。連官制書都沒有這麼粗糙的,更別提要供皇上禦覽的宮制書了,這肯定是外面買來的。再一看標題,繡瑜不由愣了一下:“資治通鑒?”
“萬歲爺又哄奴婢,奴婢的弟弟也是請了先生來開蒙認字的。這《資治通鑒》不就是治國理政的書嗎?也值得您這樣神,等等,這……”繡瑜剛才一邊說,一邊翻開了第一頁,這明顯是章回體小說的目錄,頭兩個章節標題叫“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陳禦史巧勘金釵鈿”。
這特麼要是《資治通鑒》的內容,司馬光的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
繡瑜覺得這標題眼熟得很,目光往左滑了十幾行,看到“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她終於恍然大悟,啪地一下合上了書:“皇上!您……”
康熙撫膝大笑:“還說自己知道《資治通鑒》,跟小耗子似的琢磨了這麼久,才看出不對勁來。知道這是什麼書嗎?”
當然知道。繡瑜在心裡翻白眼,此乃是明代的三本奇書,與淩蒙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三言二拍。這五部白話短篇小說集,好比明代的《知音》、《故事會》,堪稱娛的祖師爺啊!然而就像現代的媽媽也不會讓未成年的女兒看《知音》,在清朝,這些書就是妥妥的小黃文吶!
“諒你也不知道。這三本分別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都是用白話寫的民間故事,依朕看,正適合你讀。”
繡瑜有些洩氣地把書放了回去:“皇上,這不是奴婢該看的書。要是被太皇太後知道,奴婢就得去慎刑司領罪了!”
康熙並不在意:“你只說宮規不許,卻沒說自己不喜。既然喜歡,你只當這是閨房之樂。夫妻敦倫本是天道,把此事傳出去的人才是該進慎刑司了。”
這就是擺明要為她撐腰了。繡瑜頓時心動,宮裡的生活當真是無聊透頂。有春喜他們三個伺候著,繡瑜連杯水都不用自己倒,縱然有瓜吃有貓擼,還是想看小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