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7章 (1 / 3)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年節底下, 紫禁城又迎回了闊別四月的主人,氣氛格外熱鬧了幾分。

繡瑜雖然不在家, 但永和宮還是打掃得整齊明亮, 門上換了春聯, 寢殿換了溫僖貴妃安排的“曹後重農”宮訓圖,正堂裡供著妃位年節下該得的金玉如意, 如意背後的牆上掛著內務府新制的“九九消寒圖”。圖上用虛線勾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個字,每個字九劃, 每天用紅筆填上一劃,九九八十一天之後,便是春回大地的日子。

以往這都是胤祚的活計,誰都搶不得。今年又多了個九兒, 繡瑜意思意思填了一劃, 就擱了筆讓他們兄妹兩個爭去。

回宮第二天就是臘八,永和宮的廚娘依例拿紅粳米煮了七八樣粥,有榛松、栗子、果仁、梅桂、白糖......胤禛喜歡吃栗子的, 胤祚和九兒都喜歡甜甜的果仁兒粥,除了這幾樣,旁的不過略嘗一口。

他們真正興奮的是這日學裡放了半日假,繡瑜讓他們給宮裡的娘娘們送粥去, 從壽康宮開始,再來是貴妃的永壽宮, 一路到榮妃的長春宮為止。

這也是宮裡唯一一天皇子們可以隨便吃外食的時候,畢竟貴妃四妃都有孩子, 也是要給旁人送粥去的,誰敢亂來?利益相關,比什麼防範手段都有效。

過了臘八就是年,永和宮也開始準備給各家的禮。如今繡瑜手上不缺銀子,就是白嬤嬤帶著宮女夏香在管這事兒。繡瑜只特意問了給佟家的禮。

白嬤嬤拿瞭如意館太監書寫的泥金大紅箋上來,娓娓道來:“漢錦十匹,蜀錦十匹。玉杯、犀杯各五對。十壇內造貢酒,茶葉六盒。紫貂五,烏拉貂皮十。另有獅蠻玉帶一圍,金鑲奇南香帶一圍單給姑爺;大紅倭緞朝服一套單給承恩公福晉,官綠莽緞朝服一件給公爺。”

這份禮比承乾宮的薄些,但又比宮外尋常親貴人家給出嫁妹子的禮厚上許多,恰好和了繡瑜的意。

繡瑜遂吩咐道:“你親自送去。告訴姑奶奶,她婆婆就是個紙老虎。我滿人正房福晉最要緊的是管家理事,所謂‘地下一把鏟子,炕上一把剪子’。佟夫人是個拎不清的,她若真不喜歡,就該把媳婦關在屋裡什麼也不教,日後自然有吃虧的時候。你告訴繡珍,不要怕吃苦,立規矩算什麼,承恩公府上下十幾房主子,幾百奴才。她能跟著佟夫人學上一星半點兒,日後自立門戶就夠用了。”

白嬤嬤領命而去。

終於到了臘月二十,空氣裡已經是滿滿的年味。無逸齋雖然還未停課,但是教書的先生們和聽課的阿哥們已經達成了微妙的默契,康熙也睜隻眼閉隻眼地放小兒子們輕松一會兒。唯有胤禛的老師張謙宜是個不通人情的榆木疙瘩,胤禛仍是每天晚上喝著參湯寫到半夜。

起先胤祚很有義氣地幫四哥代筆寫了好些不要緊的文章。

可後來大阿哥領了今年武英殿冰嬉的差事,這群小阿哥們頓時得了寶貝似的——他們不敢煩皇阿瑪,還不敢煩大哥嗎?胤祺來約了胤祚多次,後來老七老八也去了,連更小的老九老十都被溫僖貴妃孃家的侍衛們馱著滑了好幾回。

胤祚終於苦著臉求到了額娘面前。

繡瑜叫了胤禛來,問明情況,笑著戳了戳兒子皺起的包子臉:“這也值得你焦頭爛額好幾日?你們幫額娘帶妹妹去玩。額娘幫你寫功課。”

胤禛大惑不解,卻被胤祚苦苦哀求的目光盯得背後發毛,只得點頭應了。

繡瑜不禁搖頭,這個張謙宜雖然認真負責,卻是迂腐過頭了。所有皇子約好一起偷懶,偏胤禛一個人在學習,讓旁的人——尤其是太子怎麼想?

第二天張謙宜收到四阿哥的功課,一整張澄陽紙上只用秀麗的小楷寫著一句話:“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德妃這是怪他不懂人情世故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