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清穿之德妃日常> 第200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0章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冬至之後, 很快又是臘八。過了臘八就是年, 然而青藏高原上大雪鋪天蓋地,結了冰的道路濕滑難行。遠徵的勇士們註定要在苦寒的異鄉渡過康熙四十九年的新年了。

而千裡之外的北京城裡卻是一派紅火熱鬧的景象——明年是康熙登基五十年的大慶。今年又是個豐年,不管是水田裡綠油油的稻禾、山地上金燦燦的玉米棒子、還是旱地裡一串串的地瓜蛋子,都沉甸甸地結著果實。等到糧食堆了滿倉, 桔梗紮成草墩立在院中, 油光水亮的大肥豬出了欄, 鄉間的百姓守在家裡熱炕暖被,懷中抱子腳後蹬妻,愜意快活莫過於此。

忽又聽說皇上派了四王爺、八王爺到京郊祭陵祈福, 附近村民三三兩兩結伴而來,在祭壇外遠遠地叩三個頭,念兩聲佛, 祈求上天保佑康熙老佛爺延年益壽福祚綿延。

胤禛見了不由嘆道:“唯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胤禩正好進了香出來,聞言勾唇一笑:“四哥這話是化自前明朱之瑜《伯養說》裡的‘以一人勞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吧?可朱之瑜是前朝遺老, 南明亡後他寧可遠渡重洋與倭寇為伍, 也不肯歸順我大清。他想治的不是天下,而是他朱家的天下。所以天下奉一人也好, 一人治天下也罷,首先這天下得是你的。”

胤禛不冷不熱地回道:“八弟博學多才,上通經史,下懂馴獸, 為兄著實佩服。”

八阿哥這些日子修身養性低調做人,似乎稍微打動了康熙一點點。明年是康熙登基五十週年的大慶,各家王府都在鉚足了勁兒尋摸稀罕禮物。海樣的銀子流水般地淌出去,什麼金玉古玩、名家字畫、祥瑞珍寶都被比得不稀罕了。

唯獨八阿哥另闢蹊徑,不送死物,而是從蒙古草原上尋回幾十隻海東青幼崽,親自挑選、喂養、訓練,去蕪存菁,選中那麼一隻準備獻給康熙。

蒙古人常以海東青比喻勇士和王者。康熙得知,果然高興,欣喜之下竟然命他和胤禛一塊兒祭陵。

國家大事,唯祀與戎。而祭祀又有三項要務:祭山、祭祖、祭天。胤禩得了給祖宗上供的差事,八爺黨眾人自然是額手稱慶。

胤禩置之一笑:“馴獸算什麼,比起四哥訓人的本事,我這不過是雕蟲小技。”

老冤家死灰複燃,胤禛心情不佳不欲再辯,揚鞭驅馬徑自回宮,先去前朝交了差,又往永和宮來。

正值年下,阿哥公主們頻頻進宮領宴,十四歲的弘晨已經是個半大小子了,弘昆弘時幾個正是逗貓惹狗的年紀,胤祥家的弘暾還在扶床學步。十二三個孩子湊到一塊兒,所到之處猶如蝗蟲過境一般,見啥玩啥弄壞啥。

胤禛見了逮著胤祚一通埋冤:“擾得額娘不得清淨,你和老十三也不管管他們?”

胤祚笑道:“你當是誰在給他們撐腰?除了額娘,誰敢讓他們在宮裡這樣鬧?況且,我和十三弟管這個大的還管不過來呢!”一面說,一面引著他進了暖閣。

十四趴在桌上鬱悶不已:“大過年的,皇阿瑪賞臣子賞什麼不好?非要叫我抄二百遍《孝經》賞人!便是要賞,也不該賞《孝經》啊,不過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之類的玩意兒,五歲小兒都能倒背如流!”

胤祥在一旁給他磨墨,投餵以梨脯,清熱降火,見胤禛回來,忙起身相迎:“八哥可有異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