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鐵路大時代> 第七十四章 各種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四章 各種事! (2 / 3)

但由於徵地的面積有限,真正分配到框架涵的大小不多,左側又是魚塘,更是限制了寬度。

“恩,也對,如果一直是土層,這個坡度到也可以,可一旦下面是沙層,水位比較高的話,就沒法放坡了。”張小雲道。

水位不高,又利用集水井,在土層中按照這個比例放坡不成問題。

哪怕水位所謂高一些,土層也可以利用集水井。可一旦在沙層中,水位低還好辦些,怕就怕又是沙層又是高水位,要按照這個坡度放坡,就很麻煩了。

沙層一旦被水流沖擊,很容易造成坍塌事故。

五米多的基坑,一旦發生坍塌事故,搞不好要出事。

一旦出事,沒死人還好,死了人,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

“張隊,要不先挖吧,看看下面有沒有水,沒有沙層又密實的話,問題不大,如果有水的話,實在不行上報領導,看要不要鑽降水井。”舒城想了想道。

降水井,相比集水井來說,複雜一些,集水井只是在基坑底部,位置低的地方開挖一個小基坑,把水全部引流到集水井裡,注重一個集字,集合到一塊。

降水井,注重一個降字!

降水井是在基坑四周,鑽數個深度在原有水位數米以下的水井,用水泵將這一區域的水位,集體降下去。

施工期間,不管是集水井還是降水井,都不能停止往外抽水。

然而,降水井的造價,是集水井的數十倍,除非萬不得已,一般施工單位,都不會使用這種辦法。

也就是說,降水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這樣也行,先挖開看看吧,對了,舒部長,你問個領導沒有,這後背是用漿砌片石後背,還是用鋼板樁或者工字鋼?”既然舒城說了放一放,張小雲也沒其他話說,又轉移話題道。

在平改立的施工圖紙上,九成九設計的後背,都是漿砌片石,在設計上幾乎不存在用工字鋼和鋼板樁的情況。

而現場施工當中,漿砌片石使用的次數的確佔大多數,可工字鋼和鋼板樁也常有使用。

如今上雲莊的平改立,基坑深度超過五米,舒城在開挖前放的線,只是到分配梁那個位置,沒有把後背需要的位置一起開挖出來。

因為這個地方開挖外運土方之後,等平改立頂進之後,還需要回填,這一來二去的,關機械費就花費不少。

而且在施工平改立的時候,還有一個忌諱,那就是分配梁後面的原始土層,盡量少擾動。這些原始土層,經過常年的積累,密實度非常好,能很好的起到支撐作用。

既然分配梁後面的土層不擾動,就根本沒有漿砌片石的位置了,這個時候,關靠分配梁和原始土層,肯定無法支撐25.8米框架涵的重量,弄不好2米的分配梁還是不能支撐。

綜合這些,這也是為什麼張小雲會問舒城,到底是用漿砌片石後背還是其他後背的原因。

“用h型工字鋼吧,漿砌片石不切合實際,我已經跟孫總溝透過了,備了100根工字鋼,應該夠用!”舒城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