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澤西線,因為是單線,正線只有一條,一般都是二股道。
對於除掉正線以外的股道,我們稱它們為站線。
如何區別正線和站線,像澤西線是單線,火車進站的時候,那條不轉彎,不經過道岔進入旁邊的股道,直接進入火車站的直股道,便是正線。
而什麼又叫道岔呢?
道岔,是一種使機車車輛從一軌道轉入另一軌道的線路連線裝置,它分為岔前、岔心和岔後。
所謂岔前岔後,就是道岔最前端和道岔的最後端,至於岔心,根據道岔號的不同,離岔前和岔後的距離,都不相同,而並非道岔中心,就是岔心。
那麼,道岔的作用又是什麼呢?
因為火車不可能只在一條軌道上行駛,它總得轉彎,比如前方有火車駛來,它要轉到另外一道軌道上去,靠的就是道岔。
說起來也許不信,火車進入哪股道,火車轉彎,火車司機一點也不可能掌控,火車上根本沒有方向盤!
火車駛向那邊,完全由車站排程室控制,透過道岔,引導火車進入指定軌道。
澤西線如今已經建成四十多年了,根本不能滿足1050這個要求,唯有將道岔向戰場兩側延伸,讓正線的長度,滿足1050米。
由於郝村離駐地比較近,所以他想拿郝村站來作為列子,只要弄好這一個戰場,其他戰場,也就問題不大了。
在此之前,舒城對郝村站的圖紙,仔細看了一遍,最後發現澤西站的站場改造,和其他線的站改,還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點,在站改的圖紙上,沒有道岔的座標,只有一個裡程。座標,就像我們地理上學的經度維度一樣,一個經度配合一個維度,在地球上的點是固定的。
一旦有座標,施工技術人員便能利用極有的水準點,將道岔岔心定出位來,這樣一來,道岔便很好找了。
現在沒有座標,舒城也就沒有辦法用全站儀了,全站儀就是工程單位測量放線的一種儀器。
第二點,舒城發現一個更坑爹的事情,由於澤西線年代過久,連水準點都沒辦法找到,也就是說,就算道岔有座標,舒城也沒辦法定位。
水準點,工程單位也稱之為控制點,通常情況下,有兩個固定的水準點,便能定出給出座標點。
舒城仔細研究圖紙之後,發現魏建管理的三個站,雖然道岔的座標沒有,但在站改的時候,一般都是一側延長,另外一側不變。
要麼就是新老道岔的裡程都給出了,自己完全可以知道,老道岔岔心離心岔心的距離是多少,裡程一減,便是兩個道岔之間的距離嘛,如此一來,便可以用尺直接量出新道岔的位置。
什麼叫裡程呢?舉個簡單的列子,公路大家應該很清楚,一條公路,從一個起點,到一個終點,假如我們把這條公路的起點為0的話,我們一般把這個地方的裡程寫成k000+000,起點開始,向前延伸一百米,我們就把裡程寫成了k000+100,這就是離起點距離一百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