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建將圖紙遞給舒城,舒城先把圖紙的說明看了一遍。
作為一個施工技術人員,千萬要養成看圖紙先看說明的習慣,不管是圖紙最前面的說明。還是後面每一張圖紙中的說明,都應仔細看完了解透徹。
因為在這些圖紙說明裡面,隱藏著很多細節,一些解釋,都在這些說明裡面。
舒城看完說明和後面的鋼筋表之後,大體知道這樁基鋼筋是怎麼算的。
不管多長的樁基,都是二十米的鋼筋籠,不是通長到底的鋼筋籠。
樁基的鋼筋籠,一般分為三種鋼筋,主筋、螺旋箍筋、加強筋。
另外。在四十米這個位置,又有區別。
四十米以下不包括四十米),是沒有聲測管的,他的檢測方法是小晶片,不需要聲測管。
聲測管,就是一種空心的小管,相互間可以搭接,直通到樁底,往後要檢測這根樁是否滿足設計長度,透過聲測管的管道。把檢測的東西放進去,便能對整顆樁基進行檢測,區分到底是幾類樁。
這種辦法,一般使用在樁基過四十米的地方。少部分特殊地方,樁基少於四十米,也會使用聲測管。
而小晶片,也是一種檢測樁基的辦法,他一般用在四十米以下的樁基上。?.王廣建沒弄明白的地方便是在這裡,少於四十米的。鋼筋籠的三種鋼筋他都按二十米長來算,完全是可以的。
可大於等於四十米的樁基,因為有聲測管,計算方式卻不同。
像直徑為一米的樁基,聲測管需要三根,這三根聲測管是需要通長到底的。
我們幹活的時候,不可能單獨把聲測管放入樁基中,必須綁紮在鋼筋籠上。因為鋼筋籠才二十米,四十米的樁基的話,另外二十米就沒有鋼筋籠,關三根聲測管,這樣及其的不牢固,甚至跌落,很容易造成聲測管堵塞和彎曲,影響樁基的檢測。
所以,為了堅決這個問題,我們使用三根通長的主筋,這三根主筋,是在二十米的基礎上,繼續焊接起來,三根主筋成等邊三角形。
三根通長的主筋,樁基下面部分長度和聲測管是一樣長的,但是,關主筋還是不夠的,單獨一根二十米的鋼筋,把聲測管綁紮在上面,還是不牢固,所以必須像鋼筋籠一樣,每隔兩米,設定一道加強筋,加強筋的作用是使鋼筋籠更加牢固。
因此,王廣建樁基鋼筋籠的工程量對不上數,主要出現在這裡。
看完圖紙之後,舒城開口道:“廣建,四十米以上的樁基,你考慮聲測管了嗎?”
“聲測管?”王廣建有些疑惑的望了望舒城,又看了看徐晉。
顯然,他對這玩意不熟悉,畢竟在此之前,王廣建沒有幹過樁基,更加不要說樁基檢測了。
“對的,聲測管,在我們工程單位,一般過四十米的樁基,都是要安裝聲測管的,等樁基施工完畢後,第三方檢測可以用儀器,透過聲測管來檢測這顆樁基到底有沒有問題。”舒城慢慢的為王廣建解釋。
不止王廣建,就連徐晉,此時也認真聽舒城講解,這些東西,徐晉也不知道,還是第一次聽說,因為在澤西專案部的時候,徐晉也沒施工過樁基,更加沒有接觸過聲測管。
舒城見兩人認真聆聽的神情,繼續解釋道:“因為過四十米的樁基需要安裝聲測管,而且是通長到底,我們不可能上面二十米綁紮在鋼筋籠上,下面二十多米,就直接懸在樁基內。為了牢固聲測管,我們一般設定三根通長的主筋,一直伸到樁基底部,而聲測管也一道和三根通長主筋綁紮在一起。同時,加強筋也照樣佈置,每兩米一根,一樣不能少,這樣一來,便能將三根聲測管牢牢的固定住,不然容易移動和破壞。”
舒城說完,又專門的拿出一張紙張,將自己描述的畫了一遍,爭取讓兩人一次性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