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勉強將超方的混凝土控制在百分之五以內,勉強符合要求。
不過這樣的話,對樁頭的控制和吊筋的控制顯得至關重要了。
吊筋,說白了,就是吊在鋼筋籠上的兩根鋼筋,用來控制樁基鋼筋的標高。
現在施工現場用的辦法,都是使用鋼筋來製作,澆築完在破除樁頭之後,這些鋼筋便廢棄了,有些被現場的個人賣掉,相當於浪費掉了。
而在前世,曾有工程局設計出再利用的吊筋,一樣用鋼筋製作,只是加入了一些器具,便能隨意控制吊筋的長度,穩定性也不錯。
舒城百度了之後,沒發現關於重複利用吊筋的資料,腦海裡不由想自己設計一個,到時候使用成功,還可以上報公司,讓公司幫忙弄個國家專利!
要知道,一根吊筋按2.5米來算,一顆樁基兩根便是五米,樁基總量按2400顆來計算,利用直徑12的鋼筋,鋼筋按一噸2900計算時間和現在不同),算下來省三萬多塊錢,而且現場施工還及其方便。
於是,舒城便開始按照前世的記憶,設計可重複利用的吊筋!
下午,郝宏偉又給舒城打來了電話。
“宏偉。”
“舒哥,我們現場已經澆築了20方混凝土了,還有一半沒澆築,可是混凝土罐車到現在還沒來現場,都過去一個多小時了。”郝宏偉焦急的說道。
對於樁基施工,郝宏偉雖然是技術部副部長,但是在此之前只幹過沖擊鑽,沒有幹過旋挖鑽,對旋挖鑽出現的問題不知道怎麼處理,一般情況下,郝宏偉都是詢問舒城。
“一個小時了,怎麼這麼慢。”舒城道。
“是啊,我擔心混凝土凝固了,到時候導管拔不出來就麻煩了。”郝宏偉擔心道。
因為導管在沒澆築完之前,是插入混凝土中,一旦後面的混凝土跟不上,澆築完的混凝土很有可能初凝,時間久了,的確有可能出現導管拔不出來的情況。
“你催攪拌站了沒有?”舒城問道。
“催了,但是攪拌站說攪拌機壞了,還有半個來小時才能修好,現在怎麼辦啊,萬一混凝土凝固了,導管拔不出來就麻煩了。”郝宏偉道。
“沒事,你讓農民工轉動下導管,同時輕輕地提起放下,確保導管和混凝土凝固在一塊!”舒城想都沒想,便給郝宏偉出了注意,隨後又道:“我這邊聯系一下攪拌站,看到底怎麼回事。”
“好的,舒哥。”郝宏偉道。
掛完電話,舒城又給攪拌站打了一個電話,得到訊息是,攪拌機的確壞了,攪拌站也沒辦法,一個小時可能還修不好。
聽到這個回答,舒城眉頭微皺,他直接撥通了任長虹的電話,因為一個小時之後,攪拌機才修好,等混凝土到現場的時候,弄不好兩個小時都不夠。
這麼長時間,就算導管能拔出來,搞不好樁基的質量也不行,所以舒城必須聯系任長虹,看能不能從其他地方調運一些混凝土過去,先把這顆樁基澆築完。
任長虹得到訊息之後,直接給物質部長胡錦打電話,讓他立馬聯系商業攪拌站,在得到胡錦說已經聯絡上外面的商業攪拌站之後,任長虹又給專案部攪拌站打了一個電話,讓他們不要再往現場發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