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銘這樣一說,舒城微微點頭,對於銘的印象不由好了幾分。
如果於銘真不透過自己同意,將開啟胸前的攝像頭,舒城會覺得,於銘很不懂禮貌,內心難免有些抗拒。
可於銘這時詢問,舒城心裡,感覺明顯好多了。
“於主持,你隨意。”舒城道。
於銘按下攝像頭,舒城發現有一個紅點在閃動,顯然在開始錄影。
“舒經理,聽說你去年的時候,就在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片關於凍土的論文。”於銘問道。
舒城道:“其實這事是這樣的……”
舒城將去年的時候,在高鐵一分部,劉老檢查路基,自己無意間提出,然後將自己的想法彙成文章,遞交給劉老。
後來,劉老對自己的文章進行了修改,最終發表到了人民日報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舒城並沒有獨吞凍土文章發表的功勞,畢竟劉老在其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於銘很認真的聽著,時不時還用筆在筆記本上做筆記。
等舒城講完,於銘又問道:“舒經理,聽說你在人民日報,還不止發表過一篇文章,除了凍土相關的論文之外,還有另外三篇,關於高鐵方面的論文?”
對於這些事情,其實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只要一查,都能在網上或者之前的報紙查詢到。
可舒城卻不認為,於銘會親自去查詢這些內容,很明顯,這些東西,都是商航告訴於銘的。
“是的,不過那是高鐵方面的論文,和天路線關系不大。”舒城道。
“舒經理,你能說說,天路線這邊,駐地建設方面的事情,以及遇到的困難,比如說飲水、保暖之類的。”於銘道。
今天參觀了舒城專案部,對這一系的東西去,於銘表現的都很新奇,這些東西,於銘完全尋找一個切入點,寫成一篇報道。
而報道的內容,就要體現出天路線的艱難,施工人員是如何組織施工,解決生活、生産問題的。
對於這些,舒城也沒有隱瞞,而是用稍微誇張一些的話語,將駐地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全部說了一遍,同時又道出了自己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
對於這些事情,於銘聽的及其認真,不止錄影,連筆記也寫了不少。
轉眼間過去一個多小時,已經是淩晨十一點多了,而於銘依舊意猶未盡。
由於對施工瞭解的較少,加上舒城能說會道,所有事情連結起來,如同講故事一樣的說出,讓人聽的很入迷。
“於主持,我看現在時間也不早了,要不先休息吧,改天有時間我們繼續聊這話題,你覺得怎樣?”舒城建議道,因為舒城見於銘明顯有些犯困。
於銘一聽,也意識到今天聊的所在太多了,也很晚了,合上筆記本道:“行,那今天就先這樣,你說的我也記錄下來了,往後這方面可能還要麻煩舒經理。”
“談不上麻煩,我積極配合領導的工作。”舒城打趣道。
畢竟明天還要規劃現場,再者,於銘今天趕了一天的路,還出現高原反應,舒城覺得,於銘能堅持到現在已經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