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大宋的變遷> 第134章 平爐鍊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4章 平爐鍊鋼 (2 / 3)

丁睿和師兄弟們前些日子仔細看過圖紙,一番紙上談兵後再與鐵匠們一起搭建高爐,都覺得受益匪淺。

吳夢的傳授和實踐結合起來,再看那些書籍很容易就融會貫通,高爐的水力鼓風機便是丁睿參照書本設計出來的。

高爐砌好後,跟著就用焦炭暖爐,暖爐完畢開始裝料,先是焦炭,然後是鐵礦石,跟著是石灰石。

高爐邊上搭了一個高臺,用滑輪組將料提升到高臺上,開始鍊鐵後用安裝在高抬上的滑軌翻斗車將料送入爐膛。

高爐點火後丁睿抽開插銷,巨大的水車帶動著槳葉向高爐內送風,高爐的溫度上升的很快。

吳夢神色輕鬆,而林貴平、智慧和尚和丁睿、張巖林等一眾弟子緊張的看著高爐,畢竟是第一次鍊鐵,不擔心是不可能的。

旁邊的相州師父倒是一副無所謂的表情,對於他們來說這都是家常便飯,唯一不同的是這高爐改進了風道,但只會有好處不會有壞處,所以鍊鐵成功是必然的。

智慧和尚不時叮囑站在爐子四周的徒弟們,用紙筆記錄好鍊鐵鍊鋼的全過程。

爐裡的火越來越旺,隔著幾丈遠都感覺到熱浪滾滾,眾人都後退了幾步。

過了一陣,爐口的相州師父對著下面叫喊出渣,下面的工匠趕忙拿著長長的捅杆開啟爐門掏渣。

這爐渣早有用處,現在水泥除了自用還得供應婁江船閘,用來鋪路就太奢侈了,所以港口到鐵場的道路計劃用爐渣來鋪設,等年底建房完畢後再鋪上水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吳夢看了一陣,沒有再去理會鍊鐵的事情,他招呼丁睿和張巖林來到平爐旁。

平爐兩邊和下面架設了鐵軌,兩道帶著輪子的半圓保溫罩緊緊包裹著平爐,下面還有熊熊燃燒的焦炭爐,鍊鋼前必須將平爐加熱到七百到一千度,以防鍊鋼時鐵水降溫太快。

高爐那邊又過了一陣,看著火候夠了,相州來的鐵匠師父大喊著出鐵,出鐵口這邊搭的是磚石水泥高臺。

開啟出鐵口後紅騰騰的鐵水一湧而出,出鐵口的運送車拖著鐵水便往平爐處送去,這後面的工序相州師父就完全不懂了。

按照宋代的方法,都是在鍊鋼爐下面加熱,上面用柳條木快速攪動,謂之炒鋼,其實炒出來的是不是鋼誰也不知道。

真正的好鋼必須是從爐頂向下吹入純氧,和鐵水中的碳和其他雜質氧化反應後生成廢渣,尤其是要氧化掉鐵水中多餘的碳,剩餘的才是鋼水,可以澆鑄鋼錠。

在宋代沒有條件製作純氧,只能依靠猛烈的風力來氧化鐵水中的碳和雜質,鐵水氧化的時辰和溫度也不好控制,畢竟宋代沒有測溫儀。

集裝箱裡倒是有兩個紅外線測溫儀,可惜裡面的充電電池已經沒有電了,怎麼發電吳夢還沒去弄,再說弄好了又怎麼樣,這玩意若是壞了就不用幹了。

那沒有測溫儀怎麼知道溫度?集裝箱內的色卡和鋼花的照片當下派上了用場,他拿出過塑的色卡溫度表,只要對著色卡來看鐵水的顏色就可以估計出溫度。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