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們的畫外音再度響起:“雍熙三年,我朝太宗皇帝聞聽遼國士兵在大宋境內肆虐,一怒之下,發兵攻打契丹,為我大宋百姓復仇,老令公楊業再度帶兵踏上征途,出任前軍先鋒大將。”
景靈彈奏的古琴聲大作,嗩吶隨之起了個高腔,雄壯的鼓聲咚咚響起。
臺上的宋軍士兵們轉過身來,林貴平一身戎裝,臉上粘滿鬍鬚扮做先鋒大將楊業,他開口獨唱,臺下的學子們則輕聲合唱:“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劍氣如霜,心思黃河水茫茫......我願守土復開疆,堂堂大宋要讓四方來賀!”
將士們在舞臺上伴隨著歌聲表演槍棒武藝,鄭鈞連續幾個跟頭一翻,下面的觀眾們紛紛鼓掌喝彩,大聲叫好。
接著便是大軍誓師出征,將士們揮淚告別家人,踏著豪邁的步子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當帷幕再度升起時,背景是一副野戰的場面,幕布上畫著橫七豎八戰死的軍士,無主的馬匹孤零零的在戰場上游弋,一個身上插了三支羽箭的受傷兵士手持大宋軍旗挺立在畫面的上方。
激烈的《將軍令》曲調響起,舞臺上的楊業領著大宋官軍與契丹士兵們奮力拼殺,這些本就是兵士的演員們表演打鬥那是分外真實。
林貴平扮演的楊業一身銀甲格外帥氣,他手持大刀將契丹士兵殺得丟盔棄甲,臺下的觀眾們紛紛大聲叫好。
可惜契丹士兵越來越多,大宋的軍士一個接著一個倒下,宋軍逐漸被包圍了,楊業見狀不妙,只得下令撤退。
臺下的百姓們心都提到脖子上來了,紛紛大喊道:“援軍呢,援軍呢,我大宋一百多萬禁軍都上哪裡去了。”
臺下的廂軍們盡皆義憤填膺,發出陣陣怒吼聲,恨不得衝上臺去與契丹士兵決一死戰。
待到幕布再度升起的時候,幕布上卻是一座破廟,楊業帶著部下踉踉蹌蹌逃到了廟門處,他渾身是傷,身上血映徵袍。
待部下都進了廟內,他低頭四顧,山下四處都是遼軍,他們被包圍了。
臺下的景靈古琴聲聲彈出《十面埋伏》的音調,學子們的畫外音響起:“援兵未至,楊令公孤軍奮戰,最後兵敗金沙灘,全軍覆沒,他站在山頂破廟門口環顧山下,四周皆是契丹勁敵,數萬契丹兵士團團圍住了孤山,楊令公已是無力迴天,契丹皇帝派人許以高官厚祿勸降,被楊令公嚴詞拒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業扶著大刀艱難的邁進了廟裡,卻見廟內有一石碑,走近一看才發現上面刻著“李陵碑”三字。
他轉身對著手下人說道:“本欲立尺寸功以報國,不期竟然兵敗於此!吾之生死存亡事小,若是被契丹狗賊擒獲,那才是奇恥大辱。汝等各有父母妻子,與我俱死無益。可速速沿山路走回大宋,留著爾等的大好身軀回報大宋天子和朝廷之恩德。”
馬良駒扮演的楊家將帶領部下齊齊抱拳大聲說道:“將軍為王事至此,吾輩安忍生還?”
丁睿扮演的楊延昭上前抱拳道:“爹爹,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我等還是一起突圍出去,殺一個遼賊保本,殺兩個賺一個。”
楊業慈愛的摸了摸楊延昭的髮髻和額頭,替他擦去臉上的血跡,顫聲說道:“爹爹若是去了,你隨著叔叔伯伯們殺出重圍,回去替爹爹好生照顧你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