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夢讚許道:“說的很對,只不過他們不會弄啊,此次上京後睿哥兒教教官家,趕緊把這絞盤改了。”
丁睿自信的說道:“不知道孫知州上奏了朝廷沒有,如若沒有,那小子我就教教京城官坊的工匠們。”
林貴平哈哈大笑道:“睿哥兒有志氣,好,到時看你如何大展神威。”
沙船繼續北行,河道漸窄,岸邊露出了河床,顯見是越往北雨水越少,此時還未進入深秋,估計到了深秋此處的河水會更少,能行個兩三百石的船就不錯了。
此處並非沒有水源,而是運河淤積過於嚴重,上游的洪澤湖也有大量湖水,可是水位太低,沒法注入運河。
丁睿拿起篙工的竹篙插進水底,拿起來一看,約莫不到一人深,於是說道:”師父,運河水太淺了,若是到了八月底,只怕水位不到一米五。”
吳夢道:“運河淤積的泥沙太多,必須清淤,否則過上二十年,必定難以行船。”
丁睿道:“可運河如此之長,朝廷哪有恁多的錢財。”
吳夢抬手就給了他一個爆慄:“你個守財奴,朝廷每年收那麼多稅,如今天下太平,就要多搞建設,老百姓手上有了工錢就會消費,商稅就越多。臺灣如今還是舉債建設,營田司不還是在拼命招募人手搞基本建設,你說咱們臺灣能不能還的起你爹的債?”
丁睿笑道:“那點債待臺灣的工坊壯大,只怕一年就還清了。”
“是了,臺灣還得清,大宋如此廣闊,疏浚運河的一點工錢還不起麼?問你個問題,如果有了蒸汽機,疏浚運河更加容易,為何?”吳夢又開始考較。
景靈在一旁笑吟吟的看著師徒倆,林貴平滿懷希冀的瞅著丁睿,盼他能說出吳夢滿意的答案。
丁睿摳著頭皮掰著手指一個個數著自己心裡的答案,第一個,運輸方便,不對,否決;第二個,用蒸汽船運輸淤泥,也不對,否決;第三個,運輸糧食和勞力,嗯,這可以算一個。第四個......,
在想了十幾個答案之後,他眼前一亮,大聲喊道:“師父,我知道了,早就聽舅舅說過,汴河上有十幾萬廂軍拉縴,要是有了蒸汽機,那些廂軍就失業了,正好作為清淤的勞力,有了十幾萬廂軍,再徵發二十萬左右的沿河民夫,不出兩年,就可以把運河疏浚的上下通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吳夢擊掌讚許道:“睿哥兒說的甚是,這就是當下運河的最佳解決之道。”
丁睿聽到師父讚許,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後腦勺,林貴平慈愛的替他理了理衣領,問道:“吳先生,那清理完畢之後,廂軍又該如何處置。”
吳夢不由一笑道:“運河須得年年清淤,不可老是搞這種被動的清淤。廂軍還是得保留一部分年年清理河道。再說臺灣可是缺人的很啊。”
林貴平哈哈大笑道:“吳先生,你這就把主意打到拉縴廂軍頭上了,想得甚是長遠。”
丁睿問道:“師父,你不是說大宋最好用的是那鐵路和火車麼?”
吳夢指著運河道:“有了蒸汽機,鐵路和火車遲早會大行天下,只需慢慢蓄積鐵軌來修築便是,可大宋河流甚多,修築鐵路不難,難得是修築大江大河的橋樑,故近幾十年內還是水運為主。中原大地河流甚少,可多修些鐵路,江南水鄉當以河運為主。”
沙船繼續北上,經高郵軍、寶應、楚州到達了淮陰的磨盤船閘。
過完船閘後,丁睿眼望浩浩蕩蕩的洪澤湖道:“師父,洪澤湖如此多水,偏偏水位比運河低,若是蒸汽機成了,多弄些蒸汽機日夜提水,運河的水位不就高了麼。”
徒弟是越來越開竅了,吳夢覺得確實要讓他出來走走,日夜苦讀絕對不能開闊眼界,
他點點頭道:“睿哥兒說的不錯,此處確實可用蒸汽機提水來抬高運河水位。”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